《音乐教学新视角》的读后感怎么写?( 五 )


文中他还重点阐述了教师的情感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决定因素 。比如说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尊重学生 。教师的权威不是靠所谓的威严树立的 , 而是靠取得学生的信任建立的 。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 , 时刻面带微笑 , 以婉转的声调感动学生 , 以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 , 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 ,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 使之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
《音乐教学新视角》的读后感3
通过阅读《音乐教学新视角》 , 使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论的理论观点又有了新的认识 , 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也明白了许多 , 下面谈谈自己读后所想到的点滴感悟 。
以学生为主体 , 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 是素质则其人教育的灵魂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 , 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 。兴趣是参与的“向导” , 参与是吹遍兴趣之花的春风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 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 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一、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 注重引导参与 。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与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动有趣 , 引人入胜的教学 , 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兴趣 , 也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 使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活动 。兴趣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 能推动学生不懈地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 , 激发兴趣的导入方法很多 , 故事法、游戏法、情境法、讨论法、投影法等等 , 但根据所教的内容做到新颖别致 , 丰富多彩 , 运用得好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兴奋状态 , 这样孩子们对音乐课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
二、培养兴趣 , 调动参与
从目前音乐教学现状看 , 大多数老师都已注意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但个别还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 , 这样学生处与机械接受理解的地位 , 体会不到参与之乐 , 思维之趣 , 成功之悦 。视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 , 在进行视唱练习时 , 以往的做法是:教学生认清唱名 , 视唱前就做一些辅助性的节奏练习等 。如介绍歌谱的旋律特点 , 该注意的某些音乐符号 , 歌曲中重难点拎出来做预备视唱练习 , 反复练习直到“学会” 。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对于歌谱的认识和音乐理论知识由陌生和困难逐步了解学会 , 弊端是学生由于预先知道了教学中的重点 , 课堂气氛很不活跃 , 甚至没有兴趣 ,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