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书

《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书
文章图片

新时代的“龙学”和中国文论研究理应有着不同的思路,那就是不应理所当然地以西方文艺学的观念和体系来匡衡中国文论,而是应当更为自觉地理解和把握《文心雕龙》以及中国文论的独特话语体系,充分认识《文心雕龙》乃至更多中国文论经典的多方面的文化意义 。
三十八年前的1983年,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在青岛成立,《人民日报》在同年8月23日以《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成立》为题予以报道,其中有言:“近三十年来,我国出版了研究《文心雕龙》的著作二十八部,发表了论文600余篇,并形成了一支越来越大的研究队伍 。”因而认为:“近三十年来的‘龙学’工作,无论校注译释和理论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少从此开始,《文心雕龙》研究便有了“龙学”之称 。如果说那时的二十八部著作和600余篇论文已经是“丰硕的成果”,那么自1983年至今的近四十年来,“龙学”可以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据笔者统计,目前已出版“龙学”著作超过八百种,发表论文超过一万篇 。然而,《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书?这一看起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却在“龙学”颇具规模之后,显得尤为突出,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回答 。
如所周知,在《四库全书》中,《文心雕龙》被列入集部“诗文评”之首,以此经常为人所津津乐道 。近代学者刘咸炘在其《文心雕龙阐说》中却指出:“彦和此篇,意笼百家,体实一子 。故寄怀金石,欲振颓风 。后世列诸诗文评,与宋、明杂说为伍,非其意也 。”他认为,《文心雕龙》乃“意笼百家”的一部子书,将其归入“诗文评”,是不符合刘勰之意的 。无独有偶,现代学术大家刘永济先生虽然把《文心雕龙》当作文学批评之书,但也认为其书性质乃属于子书 。他在《文心雕龙校释》中说,《文心雕龙》为我国文学批评论文最早、最完备、最有系统之作,而又“超出诗文评之上而成为一家之言”,从中“可以推见彦和之学术思想”,因而“按其实质,名为一子,允无愧色” 。此论更为具体而明确,可以说是对刘咸炘之说的进一步发挥 。王更生先生则统一“诗文评”与子书之说,指出“《文心雕龙》是‘文评中的子书,子书中的文评’”,并认为这一认识“最能看出刘勰的全部人格,和《文心雕龙》的内容归趣”(《重修增订文心雕龙导读》) 。这一说法既照顾了刘勰自己所谓“论文”的出发点,又体现了其“立德”“含道”的思想追求,应该说更加切合刘勰的著述初衷与《文心雕龙》的理论实际 。不过,所谓“文评”与“子书”皆为传统之说,他们的相互包含毕竟只是一个略带艺术性的概括,并非准确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