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凤治日记(全10册)》的读后感大全

《杜凤治日记(全10册)》的读后感大全
文章图片

【《杜凤治日记(全10册)》的读后感大全】《杜凤治日记(全10册)》是一本由【清】杜凤治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杜凤治日记(全10册)》读后感(一):杀人如麻杜凤治?(2)凌迟相关
广东当地,行刑武弁把两种凌迟“办法”直接概括为“大办”和“小办” 。其实都很惨,但顾名思义大的当然更惨,断手断脚开膛破肚 。相比之下“小办”则是划伤——当然都是延长的痛苦,最后都是死 。
分为“大”“小”,可见行刑者对痛苦程度的把控——立法只规定了文本上的“凌迟”这一档而已,但现实中又有所区别 。有区别便有所措手——从行刑者请示杜凤治如何办可见,刑部所说的向来如何如何,其中也有不确定之处,比如有钱能使……小办?或是官员的一时心软,“愚妇何知”,在不可变的凌迟里选了尽可能的最小档 。
原创首发:凌迟也能分“大”“小”——嗜血杜凤治?(2) qq.com
我们当然可以想见,有人花钱想少吃苦,或有人花钱想看多吃苦,都可能的 。
杜凤治做首县三年,第一次见凌迟案,是个妻杀夫
《杜凤治日记(全10册)》读后感(二):秋审经费不为秋审?读《杜凤治日记》之三
有的钱能省,有的钱……明知花得冤,想省也未必敢 。
同治年间,杜凤治终于当上广东首县之一的南海县令时,一天“与臬台闲谈” 。这位臬台是新官上任,原来在河南做得好,升迁到广东,专业过硬,志得意满——没错,他跟之前著有《爽鸠要录》的刑名专家蒋超伯一样,都是在刑部历练过、履历光鲜又素质过硬的 。(蒋超伯,见清流的多面——读《杜凤治日记》之二
本篇首发秋审经费不为秋审?读《杜凤治日记》之三 qq.com
省这笔钱,理由貌似也很充分 。臬台自称在刑名总汇中的刑名总汇即秋审处呆了六年,深知秋审这事部里够慎重,专家说了算,书办插不上话——刑部书办且无权,户部、吏部里的办事人员又岂能干预?更何况每年大几千两银子送上去,竟然是吏部考功司经承拿了大头 。真是岂有此理,秋审基本是刑部主持,刑部基本是专家掌权,“广东是边省,部中(司官)不屑挑饬”,倒不知广东省的官竟然人傻钱多,年年送银子给刑、户、吏三部的书吏,在刑部出身的臬台看来,堂司办案书吏无权置喙,哪有权挑刺?“此银实用得冤” 。(这颇符合刑部“吏无脸”之说,小悠老师有专论)
新臬司也是耿直,对首府冯子立不早纠正这一点提出抱怨——冯也是刑部出来的 。这事儿杜凤治作为食物链底层的知县,相当会端水,不说顶头上司知府不好也不说刑名专责的臬司不对,反正长官要省钱,他南海就少一笔开支——至于行不行得通,走着瞧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