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历和习俗如何写?( 五 )


13、吃团圆饭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
14、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如何写?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六、二班 姚远
一、春节的由来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 。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 。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 。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 。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
二、春节习俗
1、腊月二十三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