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怎么写?( 十 )


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疗法的一种 。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 , 不是事件本身 , 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 , 即认知原因导致的 。因此 , 必须改变认知 , 即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 , 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 , 并建立起合理的 , 正确的理性观念 , 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痛苦情绪 , 改变不良行为 , 维护心理健康 , 促进人格全面发展 。
ABC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者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引起 , 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 。一般人总习惯于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归结于环境条件 , 但情绪的ABC理论认为 , 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的 , 而是由经历这个事件的个体 , 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B引起的 。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是C 。
ABC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B的重要作用 , 认为A只是造成C的间接原因 , B才是情绪和行为的直接原因 。所以 , 人民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B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C 。这是治疗实践的核心 , 其中所用的重要方法是对不合理信念加以驳斥和辩论 , 是指转变为合理信念 , 最终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 。这样原来的ABC理论就可以进一步拓展为ABCDE的治疗模式 。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 , 个体就应努力认清自己的不合理理念 , 并善于运用新的理念取代原有的信念 , 这就是所谓的D , 即用一个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信念的过程 , 借此改变原有的信念 。驳斥成功便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E , 使求助者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均有所改善 。而对于不合理信念有三个特征 , 包括绝对化的要求 , 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在人们不合理的信念中 , 往往有上述三种特征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具有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 , 而那些具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 , 具有这种不合理思维的倾向更为明显 。情绪障碍一旦形成 , 他们自己是难以自拔的 , 就需要进行治疗 。
合理情绪疗法强调认知过程对情绪对行为的重要性 , 这一疗法对于年纪轻、智力和文化水平都较高的大学生 , 可以治标又治本 。结合现实来看 , 现在的大学生 , 多是独生子女 , 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倍受关注 , 以自我为中心 。“”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 但缺乏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能力 , 不会处理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 , 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 , 采用相关技术与学生一起找到其不合理信念 , 纠正其不合理的看法 , 进而形成合理的看问题方法 , 进而形成合理的信念 , 健全的人格 。这不仅可以解决当前问题 , 而且可以用正确信念指导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 增强社会适应性 , 保持健康的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