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之夏》的读后感大全( 三 )


《逆光之夏》读后感(二):男爵下树后怎样
书的题目Divorare il cielo直译过来大概是“吞噬天空”的意思 , 也就是小说结尾所说的“他爱过从天到地的一切” 。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这个题目——毕竟第一次读它的时候还是夏天 , 而现在已经12月了(我的房间就像贝恩丧命的那个溶洞一样冷) 。重读理想主义者的爱欲和乌托邦农场里的友情 , 裹挟着热带风暴般的汹涌情感淹没了整个斯佩齐亚和抱着暖手宝的我 。而一切的开端 , 是那个如梦似幻的意大利乡村夏夜:闷热的空气、闪着蓝光的蚊香、偷闯进院子游泳的男孩们、驱逐战的闹剧……特蕾莎一边自省一边回忆 , 以冷静的口吻将这段横跨两个世纪的爱娓娓道来 。
生在农场之外、“生活在远方展开”的特蕾莎 , 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田园牧歌生活的伤害 。农场中 , 切萨雷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 用宗教养育三个少年:贝恩、托马索和尼科拉 。他们的生活极端环保 , 拒绝农药和浪费 , 用一种近乎固执的坚持把这里打造成了伊甸园 。但世俗化、机械化、全球化已经以摧枯拉朽之势抵达林农场的边境 。欲望爬上了树屋 , 出走的故事已经在《圣经》中写好 , 切萨雷的坚持注定是一场徒劳 。田园牧歌的信仰最终崩塌 , 生育、婚姻和死亡的秘密给混乱埋下伏笔 , 而嫉妒与恨引来撒旦出场 , 示威者、大型机械和口号 , 手足相残的悲剧在橄榄林中上演 。
作为叙述者的特蕾莎站在这场爱恨风暴的中心 , 作为乔尔达诺“孤独美学”的代言人 。与贝恩时而亲密无间、时而疏远万里 , 在这个过程中孤独感一直如影随形 。爱有时候会以恨的面目出现 , 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 。幸好在乔尔达诺这里 , 无需特别区分两者 , 只需抓住他们共同的内核——孤独 。这部小说中深刻探讨了现代人的爱情、友情 , 及其包容性和复杂性 , 重新定义了至死不渝和分道扬镳 。但无论爱恨发生与否 , 人与人之间都因信仰、种族和教育产生隔阂 , 孤独也随之而来 。任何意义上的妥协、冷漠、独善其身都是谋杀 , 乔尔达诺想要表达的对犬儒主义的憎恶 , 通过特蕾莎的遭遇展现出来 。
小岛秀夫永远有和你同样的爱好
《质数的孤独》横空出世 , 盛名已久 , 《逆光之夏》倒是有不少批评的声音 , 翻翻评论 , 大抵是说乔尔达诺太想在一部作品中塞入太多的时髦主题 , 但多少力不从心 , 导致文章呈现出一种驳杂感 。想要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这些庞杂的理论 , 显然需要更多的文学训练 。但作为读者 , 我倒觉得这种驳杂完美地反映了这个世纪的疯狂——生物科技和田园牧歌的厮杀 , 伐木战线推进到柯西莫脚下的树杈 , 于是上帝的孩子不再祈祷 , 转而投奔灰色地带的代孕医生 。消毒游泳池的氯、DDT农药和灭蚊药相继闪现在这本书的缝隙 。(作者是否在暗示特蕾莎不孕的原因?)而在尾声中 , 《树上的男爵》代替岩洞中的贝恩长眠于六尺之下 , 这是否象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暂时休战 , 还是在暗示环保主义者在现代工业社会压迫下绝望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