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怎么写?

“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历史在分分合合的时间轨道中回旋,渐渐地拉开了三国的帷幕 。
在这群雄逐鹿的过程中,隐藏着太多的谜团,而曹操却是其中最让人费解并且最富有争议的,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向我们介绍并分析了曹操其人 。
三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但乱世才能成就英雄,如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英武潇洒的周瑜,坚忍不拔的刘备……演义出一部恢宏的历史画卷 。
曹操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奸诈小人,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可我读了《品三国》之后,才知道这是对他不公平的评价,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发布屯田令,富民强国,同时曹操还很大气,主张“唯才是举”,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管有什么缺点,都可以不计前嫌,发挥自己的才能,形成了曹操手下猛将如虎、谋臣如狼的盛况,为他今后的问鼎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论功绩,曹操战功累累,破黄巾,杀袁术,攻袁绍,灭吕布,溃马腾,收刘表,败张鲁 。虽然有赤壁惨败为曹操征战一生的最大的污点,但以现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纵观三国,哪个人能及得上曹操这样的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华集于一身的呢?狂妄自大的袁术?有勇无谋的吕布?骄傲自满的袁绍?懦弱无能的刘表?当然不是 。
论起三国群雄,诸葛亮没有曹操识人的眼光,孙权没有曹操身经百战的经验,刘备缺乏曹操的气魄,这样看来,曹操无愧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怎么写?


首先是对关羽的认识,易先生曾反复在书中提到他能够独挡一面,是一个人才,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但我个人认为,他仅仅是一个除了忠心可佳,其他什么本事都没有的幸运儿 。如果不是遇到像刘备这样的主,估计什么官职都轮不到他 。曹操对他的信任估计主要还是对刘备眼光的信任 。首先,关羽所有的成就都与幸运挂钩,他斩颜良时就是靠运气,在乱军中偷袭别人,而且是在己方军队大占优势的情况下,那就可以看出此人水平如何 。后来歼灭于禁,那就更是天在帮他了,他什么都没做,对方大军就被洪水淹没了 。他就这样取得胜利 。
这样的人当运气不在和他一起时,他只能面对失败 。吕蒙将他击败,并不是因为吕蒙多么有能力,而是因为关羽这次没有了一贯属于他的运气 。谁都知道,关羽在荆州修有大量的城墙,用来对抗吴国 。不过这人只懂得运用硬件设施,却不知道软件的重要性 。留下一群没用的人,最终导致荆州的沦陷 。
其实如果他有本事,也不会落得走麦城的下场 。但面对徐晃,他又一次表现出他的无能 。竟然被对方以少胜多,真是不应该 。就这样一个家伙还独当一面,简直莫名其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