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怎么写?( 四 )


由此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结论 , 这种以“肉身的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是不客观的 , 很容易出现偏差 。那么该如何建立“正确”的思维定式呢?作者给出的答案——以“原则”为中心 。
所谓的原则 , 就是人类自诞生之日起 , 经过千百年的生存进化所总结出来的“优秀品德” , 比如善良、诚实、公正、奉献、勇敢、忠诚、担当……等等一切人类从古至今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人类 , 都共同承认的高尚道德品质 。简单来说 , 就是要以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好人”的眼光来诠释世界、做出反应 。
那么什么是“好人”呢?就两个字:“利他” 。随便举几个例子:诚实 , 就是不能欺骗别人、与他人共享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公正 , 就是让所有人都分享到一样的利益;担当 , 就是敢于承担责任、甚至为别人的错误买单……而相反的 , 几乎所有形容“坏人”的词都是利己的 , 比如狡诈、阴险、自私、刻薄、胆怯等等 。
那么再进一步的追问 , 为什么“利他”是人类所推崇的品质呢?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 。佛学给了我们一些答案 , 佛法认为“诸法皆因缘生” , “此生则彼生 , 此灭则彼灭” , 人与人之间不是对立的竞争关系 , 不是我输你赢或我赢你输的零和游戏 , 只要人人都能“利他” , 最终结果一定能利每一个己 。儒家的天人合一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 。
总之 , “利他”是作者在第一章里讲述的最核心的理念 , 也是这本书后面所有观点的基石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怎么写?


由于时间因素匆忙的读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对于后三个习惯: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简直就是囫囵吞枣 。虽如此 , 仍感觉这是我读过的对于调整自己思维和工作的最好的一本书 。只要我还有梦想、我还追求进步 , 在以后的时间我会好好的研读 , 相信此书的精髓会伴我开创事业的左右 。特别是书中阐述的以始为终、和要事第一两个习惯对我感触尤深 。原来一直有种感觉 , 感觉我们所参观交流的新华路小学的领导参加过"领袖素质培训"或类似这样的培训 , 读过这本书之后相信那是真的 。现就我对"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的感悟阐述如下 , 希望对我们的工作思路的调整有所启发 。
"以终为始"的定义按我的理解 , 就是先给我们的工作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富有挑战情的目标、然后考虑我们当下就当是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已经站在了这个高度 , 那么在这样一个高度上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工作、怎样度过我们的'每一天 。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一种追求 , 无形中我们就会以未来的高度规范我们的行为 , 换句话说也就是让未来决定现在吧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所以碌碌无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了目标没了追求没了方向 , 所以我们就没了动力 。要养成这样习惯本书的作者就强调我们要撰写个人使命宣言 , 宣言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成就怎样的事业及为此奠定的价值和原则 。而在我们所有的生活中心中强调以原则为中心 , 这样我们才不会偏离我们达到目的的轨道 。另外它还强调个人的成功不是成功 , 只有团队的成功才是成功 , 而团队的成功就要制定这个团队这个组织的使命宣言 , 团队的使命宣言又是要求团队所有的成员共同制定并为之努力奋斗的 , 回看自己的工作思路 , 我们的一些要求一些目标却都是自己或是班子成员参与制定的 , 没有形成我们团队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 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不高或是草率马虎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也就印证了我经常反思的一句话——不是我们的老师不配合 , 而是我们的方法不得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