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传》读后感精选( 三 )


由此 , 可能也就凸显了本书作为人物传记的一个极大的特点和优势 , 那就是资料权威、考证详尽、注释精准 。听起来好像是人尽皆知的大路话 , 到要真做到这一点 , 其实不容易 。有些知名作家把网络上抄来抄去的话放到关于苏东坡的传记里 , 这都并不是新鲜事 。而且作为一本传记问题 , 似乎可以有些合理想象、有意抒情、细节描写什么的 , 可在严谨的历史学者眼里 , 历史岂能游戏呢?所以 , 这本《宋太祖传》完全可以整理出一本权威详尽的宋史研究入门资料清单来 , 不管是《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涑水记闻》《邵氏闻见录》《苏魏公文集》《国史旧闻》《鹤林玉露》 , 还是邓广铭、陈寅恪、蒙文通、漆侠、张家驹等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 , 亦或是近年来青年才俊的硕博论文 , 凡有参考启发借鉴价值的 , 一一收录其观点之精华 , 可谓古今华章、尽收眼底 。
举个例子吧 , 本书的前两章曾经在2010年6月开始 , 在中华书局的《文史知识》杂志连载六期 。其中第一篇是“祖籍变迁与赵氏家族的发展” , 到了《宋太祖传》这本书的第一章《家世、时代与成长》 , 第一节《涿州与保州:赵匡胤的祖籍》 , 内容显然有更新的变化 , 细节之一是在注解中 , 本书关于宋朝被称为“天水朝”最早见载于明朝 , 清朝和民国时期学人喜用这一称谓 , 引用了2016年第1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的一篇文章 。可见 , 这显然不是简单地把10多年前原来连载的文章 , 原封不动地“结集出版” 。这些新鲜材料和学术成果的补齐和征引工作 , 应该离不开生前担任《文史哲》编辑的范学辉先生的一番辛劳 。
范学辉是王育济先生最早的博士研究生 。这本书的厚重与苍凉 , 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 有些话说出来 , 不如不说 。范老师病中曾玩笑说:“宋太祖也不过活了50岁” 。没想到一语成谶 。王老师在“后记”中用几句话 , 为本书 , 想来也是给范学辉先生 , 给出了另一种“结语” 。不能不读、不忍细读 。
其实 , 乔先生2015年以退休返聘身份重回“编辑”岗位时 , 在专门打给王先生的电话里 , 还有一句更狠的话“在你的学术论著中 , 你的家人、子女感兴趣的可能只有这本《宋太祖传》” , 后面才是本文开头引用的那句 , “这是可以传给子孙读的” 。
(《宋太祖传》 , 王育济、范学辉 , 人民出版社 , 2021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