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受用一生的口才课·有素材,写出好作文》读后感摘抄( 五 )


无论是夸黛玉还是赞贾母,这话绝了 。谁听了能不高兴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斯认为:“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 。” 毋庸置疑,肯定和赞美能激发出人无穷尽的潜力,给予人们希望与力量 。学沟通,在谈话时,适时给予别人真诚的赞美和夸奖,别人会感到喜悦和兴奋,而你也会从中感到快乐,这有助于加深双方的感情,从而使谈话顺利进行 。
二 懂交际,善待人 在会沟通的基础上,懂交际是另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巨人,拥有一个大花园 。花园里的花色彩缤纷,蝴蝶、蜜蜂飞来飞去,孩子们都很喜欢来这里玩 。可巨人生性凶猛、脾气暴躁,他觉得这么美好的花园,只属于自己 。于是,他把孩子们都赶走,还建起了一座围墙 。可是,因为孩子们进不来,花园就没有了生气 。巨人这时才明白,只有相互分享才能让花园变得更美 。
“一个人能够为别人着想,就好比他种了一盆花,回报他的肯定是一片春天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着替别人着想,要懂得“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这句话的意义 。善待他人,有爱心,社会才会变得温馨和美,人与人之间才会变得温暖如春!
三 能写文,有能力 粥左罗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生存于社会中,都必须与人协作,连接资源,获取资源,为己所用,在此过程中最需要的技能之一便是有效沟通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 。如今我们更多地在线上通过文字沟通,所以在这个时代,文字表达能力决定了你的沟通能力,成为你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 。怎样写出好的文字呢?用心积累素材,提高表达能力 。相传,宋朝佛印禅师正打算在寺院吃鱼,忽听闻苏东坡要来,一着急将鱼扣在磬下面 。苏东坡就座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 。于是,他故意问佛印禅师:“‘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联是什么呢?” 佛印禅师不知是计,说:“是‘积善人家庆有余’吧!” 苏东坡忙称赞道:“啊呀,我是‘向阳门弟’,你是‘积善人家’;我是‘春常在’你是‘庆有余’ 。哟!你的磬里有鱼啊!那就拿出来吃吧! ” 佛印这才明白,原来苏东坡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这磬下面扣着的鱼啊!
谚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孩子来讲,有了精准表达的优质素材,还怕他们没有表达的能力吗? 哈维·艾克觉得:如果你想改变果实,你首先必须改变它的根;如果你想改变看得见的东西,你必须先改变看不见的东西 。无论是树木或是能说会写,都需要打好基础 。而《给孩子受用一生的口才课》这套书,正是我们需要夯实基础的能量 。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习了新颖的故事,掌握的背后的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良性沟通,让孩子成为沟通小能手;帮助孩子有效社交,为孩子赢来好人缘;解决孩子写作问题,使孩子胸有丘壑、舌灿莲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