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数学总结怎么写?(15)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总之 , 目标的确立或多或少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兴趣、智力、学习习惯、身心和谐发展等多方面的要求 。
二、精心设计教学用语
教师教学指导用语要科学准确 , 条理清楚 , 有示范性和启发性 。要使用符合他们理解水平的、富有情境性的语言 , 既要让幼儿听懂听明白 , 又不能啰嗦 , 颠三倒四 。幼儿学习数学依靠的是自己的经验 , 而不是老师的经验 , 在活动过程中 , 作为引导者的老师 , 不能长篇大论 , 要给孩子留下充足的自主学习探索的时间 。如在《送小动物回家--区分上下》活动中 , 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冬天 , 一场大雪把很多房子压塌了 , 小动物没有家了 , 有好心人帮他们建了新房子 , 你们看 , 新房子建在了什么地方?”(出示背景图)幼儿观察后回答:“有的在树上 , 有的在树下 。”我接着请幼儿想一想:“如果让你们送小动物回家 , 你想怎么送呢?”,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 争先恐后的发言:“我想送小鸟到大树上面的家”、“我送小狗到树下的家”等等 , 然后我又追问:“你们为什么要这么送?”孩子们说:“因为小鸟会飞 , 所以住到树上”、“因为松鼠会爬树 , 可以住在树上”、“小狗不会爬树 , 住在树下还可以帮小鸟看家呢”等等 。在数学课上 , 教师的语言引导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知识的吸收以及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
三、注重把握有效提问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考虑提问的内容、方式、艺术性等因素是否以幼儿为本 , 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 , 是否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 激起探索欲望 。平时要少用像“好不好”、“是不是” , 或者拿一个幼儿都认识的苹果提问:“这是什么?”这样是非式的无效提问 , 还要注意提问的适时、准确、科学 。教师提问的是否恰当 , 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小班数学课上 ,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 ,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提问:
1、描述式提问 。小猴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小兔的尾巴是是什么样?
2、比较式提问 。三角形和圆形有什么不同?
3、分类式提问 。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
另外 , 提问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我在《比较多少》的活动中 , 我提了一个问题:“小黄猫为什么哭了?”一下把孩子的兴趣提起来了 , 他们仔细观察、讨论:“它的鱼少” , “小黄猫没有小蓝猫的鱼多”“它只有2个 , 小蓝猫有3个”“小蓝猫的鱼多 , 小黄猫的鱼少”等等 。探索性、趣味性、启发性的提问 , 较好的激发了幼儿学习欲望 , 并适时引导他们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始终情绪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