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主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县主是什么身份呢?

1、县主是什么身份呢?县主是皇族女子的封号 。东汉帝女皆封县公主 , 到了隋唐 , 亲王的女儿才能封为县主 。常见的县主封号有乐安、清平、蓬莱、荣安、栖霞、寿光等 。
根据当时的规定,皇太子的女儿,封郡主 , 为从一品;王的女儿,封县主 , 为正二品 。根据当时的品级 , 县主应该穿戴“花钿八树 , 翟八等” 。这种发饰应该就是“两博髻”,就是记载中的“小花如大花之数” 。
郡主和县主的区别:
1、指代上的不同
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县令 。
郡主:唐代称太子的女儿,宋代称宗室的女儿 , 明清称亲王的女儿 。
2、侧重点的不同
县主:侧重于表达此词多用于代表皇亲贵族中女子的一种封号 。
郡主:侧重于表达在古时不同的朝代中代表太子、宗亲、亲王类的女儿 。
古代的县主通常都是郡王或者是亲王的女儿,身份尊贵,地位仅次于公主和郡主 。古代的县主相当于正二品,但实际上县主是爵位,并不是官职,所以一般不会按照品级来评价一个县主地位的高低 。
明代亲王的女儿封郡主,郡王的女儿封县主 。清朝沿袭明制略有改变,亲王嫡福晋所生之女称郡主,侧福晋所生之女称郡君;世子及郡王嫡福晋所生之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之女为县君 。
不过 , 在《清稗类钞》中则记载:“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 。然除公主外 , 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 。”
古代皇族女子的其他封号
1、公主:公主 , 一般是指皇帝的女儿,有的朝代王公贵族的女儿也可以称为公主 。还有和亲的女子也称为公主,比如文成公主 。代表人物有太平公主 , 文成公主等 。
2、郡主:郡主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身份,一般是指亲王的女儿,地位比公主略低 。代表人物有安乐郡主,建安郡主等 。
3、翁主:翁主一号最早始于中国西汉 , 又称王主,为刘姓诸侯王女的位号 。因此,翁主只在西汉时代出现 , 其他朝代并不多见 。

县主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县主是什么身份呢?

文章插图
2、县主是什么身份郡主比县主品级高,比如唐代太子女儿封郡主,视从一品,亲王女儿封县主,视正二品,比郡主低一个品级;明清时期亲王的女儿封郡主、郡王的女儿封县主 。
秦汉之前 , 诸侯的女儿都称作公主,汉朝开始,公主成为皇帝女儿的专称,诸侯王的女儿称为翁主 。后汉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因封号都是县名,如光武帝的女儿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舞阳、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封号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平阳公主 。这样郡公主、县公主可简称为郡主、县主,即郡主、县主都是皇帝的女儿 。
唐朝则将郡主、县主之称谓与公主区分开,太子之女封郡主 , 视从一品,亲王女儿封县主 , 视正二品,而公主则是正一品 。唐朝的郡主、县主出嫁后有封户,唐玄宗就赐给襄乐县主实封100户,武则天时期曾赐给武姓县主封户 。唐朝后期,因为藩镇割据、内乱等原因,朝廷实控土地缩?。?难以满足贵族的实封,所以供给钱财 。贞元中规定:郡主婿检校四品京官,户部月给俸钱30千文,每年给米120石,县主婿检校物品京官,户部月给俸钱20千文,每年给米100石 , 如果是正式做官则按照官员俸禄发放;郡、县主夫婿如果停官,郡主每季给钱70千文,县主给钱50千文,夫婿死后也依次照办 。后来又改成无论夫婿是否为官,郡主每季给钱100千文,县主给钱70千文 。
宋朝和唐朝制度变化不大,徽宗时期,曾改公主为“帝姬” , 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 , 从新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皇族关系的远近 。
明代亲王的女儿封郡主 , 郡王的女儿封县主 。清朝沿袭明制略有改变,亲王嫡福晋所生之女称郡主,侧福晋所生之女称郡君;世子及郡王嫡福晋所生之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之女为县君;不过,在《清稗类钞》中则记载:“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 。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 。
县主是皇族女子的封号 。东汉帝女皆封县公主,到了隋唐,亲王的女儿才能封为县主 。常见的县主封号有乐安、清平、蓬莱、荣安、栖霞、寿光等 。
基本信息
出处
《儒林外史》
相关文献
《渑水燕谈录·官制》
相关小说提及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目录
基本含义
主要指皇族女子的封号 。
东汉帝女皆封县公主 。隋唐以来,诸王之女,亦封县主 。明、清郡王女封县主 。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赵普以元勋诸女封郡主,高怀德二女特封县主 。”
明胡侍《真珠船·公主翁主》:“今制:亲王女曰郡主 , 郡王女曰县主 。”
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郡王女为多罗格格,汉文称县主 。”
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一:“帝女封公主 , 亲王女封郡主,郡王女封县主 。”
封号制度
东汉:公主以县名为封号 , 因此称为 县公主 。
刘宋:王之女为县主,并不得再称公主〈除金朝〉,县主成为独立的封号 。
晋朝:亲王之女为县主 。
北魏:亲王之女为县主 。
唐朝:亲王之女封县主 。
宋朝:亲王、郡王之女封县主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更公主号为帝姬,并改县主号为 族姬,但北宋亡后遂废 。
金朝:亲王之女为县主;同时皇女亦以县名为封号 , 称县公主(不等于亲王之女的县主),如东汉故事,并订三十个县名作为皇女封号 。
金朝皇女封号:乐安、清平、蓬莱、荣安、栖霞、寿光、灵仙、寿阳、钟秀、惠和、永宁、庆云、静乐、福山、隆平、德平、文安、福昌、顺安、乐寿、静安、灵寿、大宁、闻喜、秀容、宜芳、真宁、嘉祥、金乡、华原 。
明朝:郡王之女为县主 。
清朝:郡王、世子之女为县主 。
其他释义
也指代县令 。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宋福﹞连夜写了状词,只等天明,县主早堂 , 连人进状 。”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匡超人看见是本县县主的帖子,吓了一跳 。”
其他相关
朝鲜
朝鲜王朝时,王世子庶女封县主 。
日本
県主是大和朝廷对渡来人的赐姓 。
县主是古代皇族女子的封号,于东汉时期出现 , 后来经过发展 , 在隋唐时期成为亲王之女的专属称号,身份尊贵 。常见的县主封号有乐安、清平、蓬莱、荣安、栖霞、寿光等 。
东汉:公主以县名为封号 , 因此称为县公主 。
刘宋:王之女为县主,并不得再称公主〈除金朝〉,县主成为独立的封号 。
晋朝:亲王之女为县主 。
北魏:亲王之女为县主 。
唐朝:亲王之女封县主 。
宋朝:亲王、 郡王之女封县主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更公主号为帝姬,并改县主号为族姬,但北宋亡后遂废 。
金朝:亲王之女为县主;同时皇女亦以县名为封号,称县公主(不等于亲王之女的县主),如东汉故事 , 并订三十个县名作为皇女封号 。
金朝皇女封号: 乐安、 清平、 蓬莱、荣安、栖霞、寿光、灵仙、寿阳、钟秀、惠和、永宁、庆云、静乐、福山、隆平、德平、文安、福昌、顺安、乐寿、静安、灵寿、大宁、闻喜、秀容、宜芳、真宁、嘉祥、金乡、华原 。
明朝: 郡王之女为县主 。
清朝:郡王、世子之女为县主 。
其他相关
朝鲜
朝鲜王朝时, 王世子 庶女封县主 。
日本
県主是大和朝廷对渡来人的赐姓 。
县主是古代皇族宗室女子的一种封号 , 跟公主、郡主一样,不过县主的身份地位要比公主和郡主更低一些,差不多相当于正二品级别 。县主这一称谓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东汉的时候,皇帝的女儿会被封为县公主,除了县公主之外,还有乡主和亭主等等 。
县主成为亲王女儿的封号 , 而不再是皇帝女儿的称谓,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开始,那个时候就已经习惯称亲王的女儿为县主 。而隋唐之后,正式规定,亲王的女儿一律被封为县主,明朝时规定,封郡王的女儿为县主 , 而清朝时除了郡王的女儿被封县主之外 , 世子的女儿也是县主 。
县主的身份虽然不如郡主和公主,但是《知否知否》中嘉成县主父亲是当朝六王爷,嘉成县主的身份比起世家出身的那些千金小姐自然要显赫许多 。而她也成了平宁郡主最心仪的儿媳妇,齐衡娶她,不需要折节下交,两人门当户对,再般配不过了 。
然而,平宁郡主一心替小公爷筹谋策划的婚事 , 小公爷齐衡却并不喜欢,他心中只有明兰一人,他非盛明兰不娶 。而所谓的嘉成县主 , 出身虽然高贵,但品性却让人一言难尽 。她在马球场上对齐衡一见倾心 , 为了能够得到齐衡也使尽了手段,到头来齐衡连看都不愿意多看她一眼 。
县主是什么身份?县主是古代皇族宗室女子的一种封号 , 跟公主、郡主一样,不过县主的身份地位要比公主和郡主更低一些 , 差不多相当于正二品级别 。县主这一称谓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东汉的时候,皇帝的女儿会被封为县公主 , 除了县公主之外 , 还有乡主和亭主等等 。
县主成为亲王女儿的封号,而不再是皇帝女儿的称谓,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开始,那个时候就已经习惯称亲王的女儿为县主 。而隋唐之后,正式规定,亲王的女儿一律被封为县主,明朝时规定,封郡王的女儿为县主,而清朝时除了郡王的女儿被封县主之外,世子的女儿也是县主 。
县主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县主是什么身份呢?

文章插图
3、古代的县主是什么意思(县主在古代是什么地位)1、县主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
2、古时县主是什么意思 。
3、古代 县主 。
4、县主的意思 。
1.县主在古代是皇族女子的封号 。
2.东汉帝女皆封县公主 。
3.隋唐以来,诸王之女,亦封县主 。
4.明、清郡王女封县主 。
5.县主的身份地位要比公主和郡主更低一些,差不多相当于正二品级别 。
6.隋唐以来,诸王之女,亦封县主 。
7.明、清郡王女封县主 。
县主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县主是什么身份呢?

文章插图
4、古装剧中经常出现公主、郡主、县主,这些都是什么人?古装剧中出现的这些称谓都是有源可寻的,例如公主就是皇室宗族生的女儿,郡主则一般是亲王生的女儿,而县主的身份其实更郡主差不多 , 只不过因为朝代的不听,所以称谓出现了一些变化而已 。总的来说能有以上称谓的基本上都是与皇室沾亲带故的,平常老百姓家的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被叫做公主之类 。
西周及西周公主还不叫公主,被称之为姬或者西姬 。相传当时的西周王给自己的女儿举行婚礼时因不能出场就命令大臣们代替自己给女儿送嫁,这次送嫁由私演变成看公 , 于是就将西姬改称公主,这就是公主二字的由来 。随后很多朝代都沿用了这个称谓 , 后来发展到不仅是皇帝的女儿被叫做公主,而皇帝的姐姐也可以称之为公主,如有封号就会在前面加上封号,比如太平公主等,也就是说一旦成为公主 , 即使老皇帝去世也可以沿用公主这个称谓 。
郡主的出现则是在宋朝及以后,无论是什么级别的亲王,他的正妻生下来的女儿都可获得郡主的称谓 , 这个在清朝的时候也非常盛行 。比如说现在寒暑假必看的《还珠格格》里面,虽然这部剧叫做还珠格格,但是乾隆实际上是将小燕子封为了还珠郡主的,所以在清楚郡主的称谓应该跟格格等级差不多 , 但是比格格稍微不正规那么一点,而紫薇是乾隆的亲生女儿就被封为明珠格格,小燕子毕竟是民间来的,能得到个郡主的称谓都都算是祖上烧高香了 。
县主和乡主的意思差不多,都是皇室宗族里的女子才能有的封号,此称谓最常使用的时候是东汉时期,比如说曹操的养女德阳县主等人就是完全遵照了东汉的礼制才获得县主的称号 。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 , 皇帝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东汉时期郡主指的是皇帝的女儿 , 自唐代之后,郡主就成了皇太子女儿的专属称谓,宋代以后,不仅是皇太子的女儿 , 连亲王的女儿也可以称为郡主;在宋朝以前,只有亲王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县主,宋时,不仅亲王之女,而且郡王的女儿也可以被封为县主 。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后来皇帝的姐妹也被称为公主 。郡主由郡公主演变而来的 , 也是皇帝的女儿 , 自唐代之后,郡主就成了皇太子女儿的专属称谓 。县主也是由县公主演变而来的,也是东汉时期出现,后来经过慢慢发展,在隋唐时期成为亲王之女的专属称号 。
拥有这些称呼的女子可以说是出生贵族 。郡主是皇太子女儿的专属称谓 。公主都是皇帝的女儿 。很多的王女或者是皇女都被封为乡主或者县主
一般公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皇亲国戚 。而县主是一个县的主人县太爷罢了
县主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县主是什么身份呢?

文章插图
5、古代县主是什么身份?古代的县主通常都是郡王或者是亲王的女儿,身份尊贵,地位仅次于公主和郡主 。古代的县主相当于正二品,但实际上县主是爵位,并不是官职,所以一般不会按照品级来评价一个县主地位的高低 。
明代亲王的女儿封郡主,郡王的女儿封县主 。清朝沿袭明制略有改变,亲王嫡福晋所生之女称郡主,侧福晋所生之女称郡君;世子及郡王嫡福晋所生之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之女为县君 。
不过 , 在《清稗类钞》中则记载:“亲王之女称郡主 , 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 。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 , 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 。”
皇亲国戚家的女眷的封号
1、长公主
长公主,中国古代皇室女子称呼 。汉朝时地位等同于诸侯王,只有极少数被封为长公主 。
长公主一般为皇帝嫡女或有功的皇女皇姊妹与皇姑,自东汉之后,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姐妹称为长公主,姑母为大长公主 。得宠的长公主位高于一般嫔妃 。周朝称天子的女儿为王姬,宋徽宗时,因蔡京建议,宋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称号 , 改“公主”称“帝姬” , 长公主随之称为“长帝姬” 。
2、公主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简称为主,与公主对应的男性称号为王 。起源 , 《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 , 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 , 故谓之公主 。”公主并不等同于皇女,反之也有宗室女会被授予公主身份 。迎娶公主称“尚公主” , 公主下嫁称“将嫔” 。
3、郡主
郡主 ,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皇族女性的封号 。郡主是由郡公主这个词演化而来的,郡公主始于东汉,一般皇女级别为县公主,但也有少数为郡公主 。经过时代的变化,郡主有帝女、皇太子之女、王女、皇帝庶女、亲王女等身份的不同 。直到唐朝,郡主才成为特定的封号,为皇太子之女 。
郡主一词最早出自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纂的《世说新语·贤媛》之
县主是皇族女子的封号 。东汉帝女皆封县公主 , 到了隋唐,亲王的女儿才能封为县主 。常见的县主封号有乐安、清平、蓬莱、荣安、栖霞、寿光等 。
基本含义:
主要指皇族女子的封号 。
东汉帝女皆封县公主 。隋唐以来,诸王之女,亦封县主 。明、清郡王女封县主 。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赵普以元勋诸女封郡主,高怀德二女特封县主 。”
明胡侍《真珠船·公主翁主》:“今制: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 。”
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郡王女为多罗格格,汉文称县主 。”
【县主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县主是什么身份呢?】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一:“帝女封公主,亲王女封郡主 , 郡王女封县主 。”
封号制度:
东汉:公主以县名为封号,因此称为县公主 。
刘宋:王之女为县主,并不得再称公主〈除金朝〉,县主成为独立的封号 。
晋朝:亲王之女为县主 。
北魏:亲王之女为县主 。
唐朝:亲王之女封县主 。
宋朝:亲王、郡王之女封县主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更公主号为帝姬,并改县主号为族姬,但北宋亡后遂废 。
金朝:亲王之女为县主;同时皇女亦以县名为封号,称县公主(不等于亲王之女的县主),如东汉故事,并订三十个县名作为皇女封号 。
金朝皇女封号:乐安、清平、蓬莱、荣安、栖霞、寿光、灵仙、寿阳、钟秀、惠和、永宁、庆云、静乐、福山、隆平、德平、文安、福昌、顺安、乐寿、静安、灵寿、大宁、闻喜、秀容、宜芳、真宁、嘉祥、金乡、华原 。
明朝:郡王之女为县主 。
清朝:郡王、世子之女为县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