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心》读后感锦集

《论语之心》读后感锦集
文章图片

《论语之心》是一本由[日] 加地伸行著作 ,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 , 本书定价:49.00元 , 页数:240 , 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 , 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论语之心》读后感(一):碎片化阅读也很可以的书
拿到《论语之心》第一步是去看了作者背景 。论语不同于其他书籍 , 倘若是一般的研究得比较浅的作家 , 我认为不要看;若是外国作家 , 宽容的同时也要审慎 。因为如果研究的成果或者论述的方向与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没有什么新发现和新变化 , 倒不必重复阅读 。《论语之心》是日本汉学家加地伸行 , 1936年出生于日本大半 , 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系 , 专业为中国哲学史 。著作有《中国逻辑学史研究》、《日本思想史研究》、《再说<论语>》、《何谓儒教》、《沉默的宗教—儒教》等 。作者序里面科普了论语二字的正确日语发音及其演变 , 并且指出大多数日本人从本民族的道德观或道德感出发 , 认为《论语》所宣扬的是对人顺从、一味忍让、压抑人性之道德观是一大误解 。他认为《论语》是洞察人性 , 基于何谓人之幸福的观点来阐述道德 , 主张诉求 , 而这些都是可践行的 。并不难懂 。结合孔子的出身背景和他的事业追求 , 不难看出 , 孔子的目标是出仕 , 或者是“士” , 是想从行政上辅助君王 , 治理国家 , 所以论语的本质或者目的应该是“王道” 。“道之以政 , 齐之以刑 ,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 齐之以礼 , 有耻且格” 。用道德来引导 , 把礼教置于首位 , 民众就会有廉耻心且内心认同而归附 。论语中的道德 , 其实就是教化民众吧 。“君子不器”是对人的可能性的肯定 , 不固化一个人的才能是用人之道 , 也是待己之道 。“至于犬马 , 皆能有养”在这本书中译为人连犬马都能养活 , 意指如今子女对待父母就像对待犬马一般 , 只管养活而毫无恭敬之心 。作者还列举了其他三种不同解释 , 但是重心其实都在侍奉父母应该有敬意 。我也是近年来才体会到 , 父母长辈最希望从子女和晚辈那里得到的是什么 , 金钱和陪伴都是 , 都有 , 但是最好的是以怀着尊敬之心奉上 。“有朋自远方来”耳熟能详了 。但是也有学者解读“有”通“友”朋有贝壳货币的意思 , 有朋是有钱的朋友的意思 。这个角度也十分有趣了 。想起那句穷在闹市无人问 , 富在深山有人寻 。妙哉 。书中提到孔子母亲出生于儒这一巫师、术士群体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 , 柔也 , 术士之称 。而最早指的是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 。联系起来 , 竟觉得更妙不可言 。这本书装帧轻便小巧 , 章节之间独立性与论语一样 , 独立性都比较强 , 所以很适合在通勤的时候拿着读 , 或可拼起零碎的时间完成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一次洗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