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读后感摘抄( 二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读后感(四):得了多动症,这些方法才管用 。
小俊妈妈这次彻底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用竹棍狠狠的抽了自己读一年级的儿子,原因是他用铅笔戳破了同学的头 。看着被儿子戳伤的同学头上那道鲜红的口子,小俊妈妈除了内疚,更多的是绝望 。自从与前夫离婚后,小俊妈妈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没想到儿子的表现经常让她头疼欲裂 。跟其他同龄孩子相比,小俊过于调皮,玩具垃圾乱丢,骂脏话,打其他的小朋友,都上一年级了,动不动就躺在地上撒泼,发起脾气谁也劝不住,手上一切能摔的东西都会被毁 。小俊妈妈实在想不通,她整天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了那么多,最后孩子却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然而,这一切还只是开始,小俊刚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就跟她告状 。“小俊妈,你的孩子睡在地上半天了,好说歹说都不起来上课,你快来看看 。”班主任刘老师在电话里,有些焦急 。小俊妈放下手中的工作,心急火燎地赶到学校,刚到教室门口,就看到儿子睡在桌子下边,地上的书丢了一地,有的还被撕坏了 。小俊妈一脸羞愧,真想找个缝钻进去 。刘老师一见到小俊妈,便迫不及待地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 。原来,上课时小静根本坐不住,总是想走动就走动,想说话就说话,还故意逗同学们笑 。刘老师气不过,批评了他几句,“小俊,上课不能走动,不准讲话,你怎么记不住?” 刚开始,小俊安静了一会儿,没过几分钟,小俊又走动起来,拿着文具戳旁边的同学 。刘老师索性将小俊的文具没收了,小俊哪里遇到过这种状况,直接把书摔到地上,一屁股坐在地上就不起来了 。年轻的刘老师一下傻了眼,工作了四年,见过许多调皮的学生,像这种情形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叫什么回事,感觉像在家里闹着玩呢,这孩子一点纪律观念没有,还不听老师的话 。小俊妈一把拉起地上的孩子,走到了教室外,脸气得一会红一会青,但她终于还是忍住了怒火,质问儿子“俊儿,妈妈在家是怎么教你的?” 小俊把头扭到一边,向妈妈告着状:“妈妈老师把我的文具收走了,不让我学习 。” 俊儿妈终于忍不住了,喊起来“俊,你怎么还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你不拿文具戳同学,老师怎么会没收你的文具 。” 小俊终于低下了头 。可是,这些仅仅是开始,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小俊的麻烦一直没有间断过 。状况分析: 其实,小俊的情况,在生活中也不少见,他们经常表现出丢三落四,爱惹事,好斗,有时非常残忍,不诚实,最主要一点是,惩罚批评对他们来说,根本不起作用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有可能是患了多动症 。当然,多动症需要专业人士按照严格的程序来做出诊断 。那么,当孩子得了多动症,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本书给出专业回答 。本书的作者斯蒂芬.P.欣肖,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曾荣获美国心理学颁发的2020年度杰出科学贡献奖,2019年,获美国大脑与行为研究基金会颁发的鲁恩奖 。本书由诺贝尔获得者凯瑟琳、埃利森领衔创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发育行为儿科学创始人联袂推荐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多动症的症状,发病原因,对将来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并列举了科学正确的几种治疗方法 。1、多鼓励,少批评 。其实,多动症患者自己在做事情时做不好,除了他们自己非常懊恼,别人也会对他们有意见,久而久之,他们在同伴中会被排斥,自信心就会受到极大打击 。此时,如果我们不给他们鼓励,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朝更坏的方向发展 。甚至有时他们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会故意做一些违背常理的事情 。所以,我们不如在他们作出努力时,给他及时的反馈,这种正向反馈会刺激他的大脑产生兴奋,从而向着好的方向努力 。以此相反,如果我们仅仅批评他们,他们的大脑就不会受到刺激,那么,要让他们改变行为,也就不可能了 。在学校,最常见的一些方法是,采用小红花或者积分来奖励孩子 。在奖励多动症患者前,我们可以先问问他们想获得什么奖励,然后,尽量满足他的需求,否则奖励就不起作用 。2、及时反馈,激发动机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些多动症患者痴迷于电子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他们会比在课堂上更能集中注意力 。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电子游戏有些共同的特点:及时奖励反馈,不断创造刺激 。用这种方法来治疗多动症同样适用,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部分多动症患者学习动机都不强,必须要依靠外界的刺激来获得学习动力 。了解了多动症这个特点,我们就要及时给他们反馈,让他们从努力学习中获得动力 。3、目标明确,循序渐进 。目标明确,就是要让多动症患者知道自己具体该怎么做 。以整理书包为例,我们要告诉他们,你要把书本放在哪层,铅笔盒放在哪个位置,千万不要让他们说,你整理一下书包,否则他们会不知所措 。当他们学会了做好一件事,我们还要让他们不断重复练习,这样一来,他们的神经中才会形成固定模式,也就是让他们习惯成自然 。为什么要循序渐进逐渐改变呢? 如果改变的跨度太大,多动症患者是无法实现的,我们不如从点滴改变开始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让多动症患者先学会安静的坐几分钟,这样在他们完成要求时会有成就感,他们才愿意做出下一步的努力 。考虑到多动症的特点,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给患者提供走动的机会,比如让他们发发作业,擦擦黑板啥的,同时,我们还要找一些机会多多表扬他们 。结语 。奖励时,我们要把握一些原则,比如明确、及时、降低期望值,也就是只要有一小点进步,都要及时奖励,切忌大喊大叫,冷嘲热讽,否则孩子很容易前功尽弃,产生挫败感 。多动症的治疗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所以,对于多动症患者,家长更要与老师做好沟通 。多动症确实非常普遍,还好,有药可救,有方法可救 。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有多动症的表现,就站在道德高点上,批评责骂他们 。更不能因为孩子得了多动症,就放弃他们,毕竟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因为多动症毁了他们的一生 。接纳多动症患者,他们需要更多关爱 。重视多动症,普及科学知识,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愿所有多动症患者,都能够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法,获得更好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