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读后感摘抄( 四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读后感(六):患上ADHD已经很难了,就不要再给孩子贴标签了
假如你身处下列场景中:
孩子不到2岁,不愿意睡午觉,晚上很晚才上床,早上六七点就起床,而是总是叮叮咣忙个不停,随意摆弄家里的东西,稍不留神就跑到大街上去 。只要他在家,身边就得有人时刻看管他,以免他破坏家具,威胁到家里兄弟姐妹或宠物的安全 。
你对他做出要求或命令,他会极力反抗,就连最平常的小事都要演变成不断上升的家庭斗争 。好不容易熬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更大的麻烦来了,他坐不住,不好好吃饭,不听老师的话,经常恐吓幼儿园的小朋友,有时候甚至被请到教室一角 。
这绝不是开玩笑,有着这些冲动或多动行为的孩子可以让一个完整的家庭生活,陷入到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危机”中 。
遇到这样的状况,你该怎么办?
这正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关注的群体现象,一群患有ADHD的孩子们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考察群体集中在美国,作者是斯蒂芬·P.欣肖和凯瑟琳·埃利森,是该领域的一流专家和学者,他们把丰富的个人经历和职业经历带入这部作品,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对于国人不具有普遍参考性 。
但是,我想说的是,世界的变动带来的情感和感受方式的变化,虽然各个国家各个族群可能在ADHD诊断测试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但不应遗忘的是,我们仍然身处“现代”,即便在已然铺展的全球化、后现代之中,冲破阶级、性别、种族等界限,或许对ADHD的认知仍有共通的地方,仍有可供探讨的空间 。
患有ADHD的儿童通常会被家长、老师和朋友贴上“麻烦制造者”、“问题儿童”、“多动症”、“躁动狂”的标签,久而久之,连他们自己也相信了,从而强化孩子最坏的本能,无意识中也强化了这种刻板印象,甚至变成巨大的鸿沟 。
当我们说ADHD的孩子是问题儿童时,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多元状态的不接纳 。
本身一个几岁的孩子正处在内心寻求安全感、力量感、成就感的阶段,其身体素质和语言能力相互同步的程度就参差不齐 。很多ADHD孩子的表现也是遵循身心发展规律的外显现象,比如捣乱、爱玩、坐不住,这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接纳的 。
在ADHD的孩子身上,他们总是发各种奇怪的信号,也许只是渴望被看见;他们总是抢着说话,也许只是害怕被忘记;他们总是坐不住,也许只是不想错过身边温暖的瞬间……
面对这些星星般的孩子,你怎么能不希望给他们创造和守护一个空间,一个接纳和成全的空间,一个免于贴标签、批判和伤害的空间,一个爱的空间?
然而,接纳也是有底线的 。一些ADHD患儿的淘气行为确实会造成大麻烦,这就需要扮演教育者角色的父母或老师把握尺度,及时干预,把住制造麻烦的底线 。而这些底线,正是生成孩子说出“停止”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