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读后感锦集( 二 )


《玛丽》读后感(三):政治厄运带来的个人不幸,也最终成了作家的宿命
狗血指数:★★★★☆
犀利指数:★★★☆☆
【玛丽读后感锦集】压抑指数:★★★☆☆
诗性指数:★★★★★
伴读推荐:伪装成柠檬水的伏特加汤力
如果说返乡,带来的是失落、决裂与艰难的成长,那么无法回家,便是个人的双向流亡,对有些人来说,有些地方再也无法回去,比如永远烙印在青春岁月里的俄罗斯 。
柏林一家寒酸的膳食公寓里,住着七个“俄国游魂”:守寡的女房东、老诗人波特亚金、小商人的阿尔费奥洛夫、小职员克拉拉、一对同性恋芭蕾舞者,还有我们的主人公加宁 。
加宁是个沉郁的青年,像一只闭紧却暴躁的牡蛎,对未来无精打采,对过去只字不提,直到有一天,一张意外出现的照片,再度转动起他生命的万花筒,往事重上心头 。
照片上的女子名叫玛丽,是加宁的初恋情人,也是阿尔费奥洛夫即将来到的妻子 。于是柏林铁灰色流亡生活里,一段带着秋叶清新气息的故国恋曲,和逝去的岁月一起,宛然复苏:乡间的白桦林和自行车,莫斯科的街道和大雪,长途电话、诗歌和情书,加宁仿佛又回到了俄国,只有影子羁留在柏林公寓里,回忆比肉身还要真实 。
窗外的铁路上,噪音日夜不息,每五分钟就会开走一列火车,却没有一班驶向莫斯科;如果能够与玛丽一道双双离去,那么他的青春,他的俄国会不会再度来到身边,他能不能,拿着那本过期的护照返乡?
《玛丽》是纳博科夫的处女作,出版那年他只有26岁,书中玛丽的原型,便是他自己的初恋情人 。和大部分背井离乡的俄国作家不同,纳博科夫是个“非典型流亡者”,这位孤傲矜持的贵族,从不控诉、批判和展示痛苦,永远含蓄地将“那场革命”,隐在迷离的薄雾之后 。然而忧郁的乡愁,却在他所有作品的细节里,深入骨髓,无孔不入 。
俄罗斯有句俗话,只有离开时,家才是家,加宁则说,“逆向的思乡,是渴望去到又一个陌生的地方的欲望”,无法返乡的反面,就是四海为家的流亡 。玛丽即将抵达的那个午夜,加宁终于意识到,自己沉迷的,不是已为人妇的玛丽,而是与她纠缠不舍的记忆 。而他不愿像老诗人波特亚金那样,在故国的回忆里病死在无处归属的异乡,于是那天清晨里,他一人独自离去,给了这个忧伤唯美的故事,一个反高潮的结局:
流亡既是流落中的痛苦,也是跳跃进一种新的生活,像加宁一样,纳博科夫也最终领悟到,政治厄运带来的个人不幸,也最终成了作家的宿命 。于是这位接受了命运的作家,将流亡无法弥补的丧失,转化输入进自己毕生的创作,毕竟在回忆里,文字永远比照片真实 。于是通过这痛楚却勇敢的生存机制,通过虚拟的人物和故事,纳博科夫和所有读它的流亡者一起,又一次返回了故乡 。而乡愁,就像罗德化为盐柱的妻子,永远屹立在故土之边,直到返回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