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天堂”》的读后感大全( 二 )


后四章,作者分别对“茶馆、菜馆、旅馆、烟馆”这四个行业群体进行详细的陈述 。经过调查,沦陷之后的茶馆并没有萧条,反而生意兴隆,因其具“有很多的社会功能,是社交的重要场所,也是信息的重要来源,同时又是交易买卖的商量地、民事纠纷的调节地”,兼之附有娱乐休闲功能,所以一直繁荣 。同样,菜馆的效益也是有增无减,占据了天时地利,又是官员、公务员的应酬交际之地!如上,深深反映出“民以食为天”的理念,无论何时,首先要是填饱肚子是硬道理!而接下来的“住”—旅馆,作者采用的词语描述是“畸形繁荣”,通过政局比较稳定,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成为省会城市,以及接续原始为江南重镇的地位,成为“商业繁荣的省会” 。而烟馆一直是日伪政权的税收来源,作者在对烟馆展开调查之后,尝试性分析禁烟运动的日益开展行动是汪伪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做的文章,但是,无论如何,正如作者所说,鸦片这个具有道德性的议题的控制是大势所趋!
《劫后天堂》学术风采浓厚,虽有举例论证之以偏概全之嫌,当然,我们可以希望,作者能够详细的陈述是件好事,但是国内很少有此方面的研究著作出版,所以,不能苛求过分的圆满,对于宝岛学者的研究,可能在心里状态和情绪上能更多是一种沉静的描述,能够如实的展现当时水深火热的苏州,冷静而不失公允,所以,此部著作就人类学“深描”的方法来呈现史实,可以说是开了我们国内研究沦陷区著作的先河!
作为城市发展的一段历史,无论是昌盛繁荣,亦或凋败颓废,都来源于其制度的所属性质,所以当我们进入21世纪,用一种惊讶的神态来感慨当时的良莠不齐的社会状况,再次回眸这段城市曾经发展走过的足迹时,于普通的读者,要能够与作者在精神上得到些许共鸣,那就是很大的收获!“希望本书只是一个开始”,抛砖引玉,能有更深层次的研究,重新认知战争,捍卫和平!
《劫后“天堂”》读后感(三):劫后「天堂」:畸形繁荣的八年
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漫长的十四年抗战路,全中国人民无不怀着恐慌、紧张与无助的心态,在逃难与逃避的夹缝中寻找生存的契机 。而那些沦陷区的人们,又是如何度过那段屈辱的日子呢?台湾学者巫仁恕先生在其著作《劫后「天堂」》中,试着通过研究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讨论被高压统治下的市民在沦陷区的日常生活 。
封面
苏州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洲的中部;地理上它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占尽地利人和之势 。同时,作为一所有近2500年历史的城市,苏州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更被视为最为富庶的「人间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