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月二龙抬头的问候语怎么写?( 二 )


不过,唐宋时的“二月二”并没和“龙抬头”联在一起 。故大诗人白居易无论是在《二月一日》还是《二月二日》中,“龙”只字未提 。
先读《二月一日》: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 。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 。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 。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 。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 。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 。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 。
再读《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至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 。《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风俗时言: 二月二,谓之龙抬头 。
元代,二月二盛行郊游踏青 。欧阳玄《渔家傲》中记“二月都城春动野??士女城西争买架,看驰马,官家迎佛宫兰若 。”官家的场面自然壮观,但春色无边,路旁的少男少女中,又有多少旖旎风光?
词中,还有一个让人眼熟的细节:引龙灰向银床画 。说的是在二月二,天没亮就起床,用细炉灰从大街门外开始,一直撒向房中床脚,再沿墙根撒向灶台边,意指“引龙回” 。
这捧细灰,曲里拐弯,一直撒到了如今 。
元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记载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天叫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 。
乍暖还寒,柳丝带黄,北方农村流行吃炒豆,有“二月二,龙抬头”说,还有“龙抬头日兆”的俗信,认为这天的阴晴可卜一岁涝旱,晴好主旱,下雨主涝 。
明《帝京景物略》中的儿歌更一下浓缩了这六百多年的时空:二月二“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打尜儿” 。
清末富察郭崇的《燕京岁时记》载:
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 。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 。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
传说神龙这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针会伤龙目,所以妇女禁做针线活 。有的地方禁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
【2】
“龙”为什么单挑二月二“抬头”?
这源自一个老呱:武则天篡唐,称大周皇帝,触怒玉帝,遂令四海龙王三年不得降雨 。但司掌天河的玉龙见人间久旱,生路将绝,偷偷降了一场大雨 。
玉帝勃然大怒:抗旨降雨,触犯天规,依律当斩 。众仙急忙为玉龙求情 。玉帝见此: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打入凡间,山压千秋!并严令太白金星看管,玉龙遂被压在金星拂尘化的一座大山之下,并立碑:
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若想重登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 。
老百姓看了碑文,知玉龙是因救下界而犯天条 。为救玉龙,纷纷寻找金豆开花之法,但总找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