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理由》读后感100字( 六 )


在具体论述时,陈嘉映先从政治文化入手,说到中国的政治史和西方的最突出的不同,就是中国基本上是一个以“合”为主流的比较单一的政治体,而西方则是一个比较分散的政治体 。这点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在说到中国历史时,基本都是提到的那些完成了中国统一的朝代,因为似乎在我们的观念中,只有中国大一统,民众才能有稳定和繁荣的生活;而分裂时期的历史,似乎只有战乱、只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但在这一点上西方就很不同,历史上西方只有在亚历山大大帝和罗马帝国时期才短暂地完成了统一 。
除了分与合的不同,还有一点便是是否有“公民”这一概念的不同,因为西方有公民这一概念而我们没有,我们只有民本的概念 。这里没有说民主制是西方的特点,是因为一来西方现行的并非真正的民主制,二来真正的民主制只有在希腊时期存在 。我们常说中国人喜欢讲集体、西方喜欢讲个人,这其实就是和陈嘉映所说的公民与民本是契合的 。
第三点中西方的不同,便在于是否有追求理论价值的兴趣 。这点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现代科学从西方而非东方兴起,正是因为西方文化中有追求理论价值的传统和历史,虽说不能否定中国没有这方面的传统,但相较于西方而言,是不及西方文化中对理论的重视和普遍的 。
最后,从文化对比出发,也就难免会归结到一个优劣之分上 。我们既不能盲目自大,居高临下地以自己所在的文化来审视他国文化;也不能因为一个所谓的优劣而丧失了对自己文化的热爱,因为对于诸如文化这些让我们沉浸其中的事物,我们的热爱并不是比较后才得出的,我们的热爱仅仅是因为这些事物构成了我们每日的生活、形成了我们的传统和观念,成为了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一点,是陈嘉映在不同的文章中反复强调的、也是我从陈嘉映这里学到的最有价值的地方 。
7.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王炜纪念文集》序 这篇纪念挚友王炜的文章甚是情感丰沛,这在我读过的陈嘉映的文字中算是不多见的 。作者说:“世上万事,朋友是最可贵的;所有行当,探寻真知是最吸引人的 。”而作为同为“熊门弟子”的作者和王炜,又是和作者度过了许多探索真知的时光,于是以作者的标准看来,对王炜所怀有的感情,应该是无人可以替代了的 。除此之外,生活中的王炜通透、深厚,温和、任劳任怨,时时为作者和他人排忧解难;学问上的王炜,不为著作等身,而是为探索真知而学、为己之学,这两点即是作者盛赞的,也是让我尤为印象深刻,因为在我一时能想到的做人和做学问的最高境界,便是作者提到的生活中的通透敦厚以及学问上的为己之学了 。8. 信仰是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这篇短文是一篇采访,形式也是以对话的形式给出的 。首先在内容上,陈嘉映就提问者抛出的有关信仰缺失的话题展开论述,他谈到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一般都有一个主要的宗教,但中国在这一点上很特殊,特殊在于中国人没有一个主要的宗教信仰,或者按陈嘉映的意思,中国人的信仰是和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相联系的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说当下信仰的缺失:因为当下生活的变化 。当然,各个国家在进行现代化时都遭遇过信仰的缺失,只是大部分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更加主动地,所以他们的信仰缺失并不表现得那么剧烈;相反,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动的,因为中国的国门是被强行打开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更加剧烈的信仰缺失 。对于这一点我是有比较明显地感受的 。在我目前对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记忆、以及现在偶尔回农村的感受而言,在农村生活着,有个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保证自己吃饭不愁,农事不紧不慢做着便可以过去一天,这样似乎便对于对于生活便没有了多大的焦虑,这样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似乎就真的成了自己的信仰 。但离开农村到城里求学至今,离开了土地有时候就会觉得犹如浮游之翼,无根无定所,每天都处在一种竞争、焦虑的状态,并且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自然也就没有一种恒定不变、可以信仰的东西了 。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后,我逐渐确定了自己的某种信仰:真、善、美;醇厚与真挚;诚实与朴拙等,以期能给自己找到一种寄托和安慰 。还有一点让我很受教育的,便是这篇文章的标题,“信仰是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在我看来,这句话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我要将我的信仰变成我的生活方式,或者说,让我的生活方式体现着我的信仰 。这是我需要不断去努力和磨炼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