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放鹅记读后感锦集( 八 )


中国的小说是从名人八卦和怪谭笔记发展起来的 。八卦体的代表是《世说新语》,怪谭体的代表,就是段成式的《酉阳杂爼》 。这本书的内容既怪异又庞杂,可以说是上天入地,包罗万象,河图星象、奇珍异兽、修仙打怪、皇家秘辛、社会猎奇……什么都有,作者什么都知道 。
比如他告诉人们,住在昆仑山的那位西王母,姓杨,名“回”,又名“婉妗” 。灶王爷名唤张单,字“子郭”,其貌姣好如美女,和老婆恩恩爱爱,生了六个女儿 。
针对困扰民生的鼠害问题,作者提供了一种“避鼠神泥”的制作方法,该神奇泥土涂在哪儿,哪儿的老鼠就会绝迹 。
他还提醒大家:睡觉的时候,不要把手脚伸到床的外面 。永泰年间,扬州有一王姓书生,就是这样被从床下伸出的怪手给拖到地下,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
但书中最迷人的,是一些没头没尾的故事 。这些短小的故事,有的恐怖,有的诡异,有的深情,但都不例外地,具备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很奇妙的文学美感,
比如说有一书生,白日醉卧,忽见屏风上画的美人都走下地来,踏歌道:“长安儿女踏春阳,无处春阳不断肠 。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 。”其中一女子便问:“如何是弓腰?”歌者笑道:“瞧我的 。”便做下腰的动作,腰肢如弓,云鬓着地,美不胜收 。读书人见识短少,惊吓之下,竟发声吆喝起来,美人们便一哄而散,都回到屏风上去了 。
这个故事,如果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来写,美人若不和书生做个儿子出来,是收不了场的 。如果放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书生少不得要发些“妖物惑人,我辈当自重 。”之类的感慨 。但段成式只是说:“此后,也并没发生什么其他的事情 。”
就这么随便地没了 。简直不像故事,更像我们聚散攸忽、祸福无常且没道理的人生 。不过,真实人生到底是平淡的,普通人到底是少见识的 。看过了以后,读者的心里,便被播下了一点好奇的、幻想的种子,感觉到一点莫可名状的恍惚和忧伤 。
鲁迅说段成式的风格是“古艳颖异”,这条路子,到明清小说大发展的时候,早已式微了 。叶行一念叨了好久他要写书,我们都没理会 。现在他突然交出一本书,意外之外的意外,是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古艳颖异”的一脉余风 。
“古”者,保持原始浑然的质地 。“艳”者,浪漫优美 。“颖异”者,新奇古怪,有天马新空的想象力 。要“古艳颖异”,写作的时候就不能有什么目的性,不能太强调意义与价值 。叶行一的这本书里,讲了一些有名有姓的古代艺术家的事情 。但你把它们当成人物传记读,必然上当 。也不是一般我们熟悉的小说——它们没有丰富的情节,没有鲜明的人物,不能让读者产生代入感,不能获得生活启迪 。它们是“纯”的文学故事 。只会不由分说把人裹挟进奇异与美的世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