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放鹅记读后感锦集( 六 )


他写得跟别人不一样,也不能说完全无迹可寻,某种程度上还是王小波写唐传奇的路子,以一个历史人物为切入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另一面是,叶行一做过编剧,已经过了中二青年模仿王小波语言的阶段,他的语言是自己的,重点又不在语言上 。
除了王小波,叶行一也喜欢藤泽周平 。藤泽周平笔下的人物被视为古代的上班族 。叶行一写的这些古人呢,我觉得都有点豆瓣气质 。穷 。痴 。疯魔 。能心领神会,好自言自语 。经常疑心豆瓣友邻在骂自己又没有切实的证据 。叶行一笔下的众人,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算是古代的豆瓣鹅 。
《王羲之放鹅记》读后感(六):中国古代书画大师离我们有多远?
“宋四家”米芾、苏轼、蔡襄、黄庭坚,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颜杨”颜真卿、杨凝式,画人大家周昉、画马大家韩幹……这些中国古代书画大师的名字我们或多或少听过二三,对于现在我们的来说,谈起古代书画,谈起钟繇的楷字、米芾的《蜀素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谈起易元吉的猿猴画、韩幹的马、郭忠恕的界画……都仿佛曲高和寡,懂其作品先晓其人,如果你对上述提到的大家有兴趣,那不妨来读读叶行一的新书《王羲之放鹅记》!
在《王羲之放鹅记》中,那些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大家会变得十分鲜活,你能看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柴米油盐,他们的人情世故,他们的性格,他们对于自己作品的理解,而不只是书上的冰冷的文字 。
我最同情戴进的故事 。戴进为何《夜走庆寿寺》?
正统五年(1440年)岁末,我在市集上看到山民在卖画,后来打听得知这画是一位和尚所画,他是江南人士 。他便是戴进了,他擅画山水、人物、花草 。为何他离开了京城,放弃大好前程,成为了和尚?因为谢庭循嫉我 。南京镇守太监苏福本想将戴进引进给皇上,结果被谢庭循在皇上面前曲解了画的意思,不仅导致苏福被押送大牢,自己也不得不逃亡 。故一代画圣戴进夜走庆寿寺,等到谢庭循身故之后,他才敢出云南,可此时,戴进已年衰岁暮,大好年华已不再 。
《风雨归舟图》(局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戴进的代表作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等,他的画作苍郁浑厚,用笔娴熟又生动,且他早年是一个银器匠人,后面竟成为浙派的开创人是为何?
我们其实能从这篇《夜走庆寿寺》中找到答案!戴进的画作在同一时代是比较突出的!戴进夜走庆寿寺的原因是因为遭到了谢庭循的嫉妒,被谗言所误 。历史上的谢庭循也是因为画作为宣宗所喜,当技艺更为高超的戴进出现,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所以牺牲了戴进 。这就从侧面告诉我们戴进有成为“浙派”开创人的资格,也从侧面告诉了我们为何戴进的画作会更加流行于民间而不是宫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