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读后感100字( 二 )


日本一直以来都没有一本真正的王莽传,这也说明这份工作相当艰巨 。在着手之后,我更体会到其困难之处 。这是因为,撰写王莽传必须精通汉史 。我自不量力地接受了这份工作,在撰写当中时常有一种螳臂当车的无力感 。虽然在有限的时间中已尽全力,但仍不确定书中的王莽是否有血有肉 。不知道他是不是正在天上得意地微笑着:“啊哈,写得倒是挺努力的,不过好像哪里不太对 。”在史实解读、论证的合理性等方面,望读者诸贤批评指正 。
本书引用、参照了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 。除了一览中的文献之外,还有很多研究使我获益颇丰 。东北大学的山田胜芳教授、名古屋大学的江村治树教授曾就有关资料不吝赐教 。在此向二位教授和诸位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
最后还想提及一件私事 。就在即将完稿之际,家母東やす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在执笔过程中,我一直想象着亲手把这本书送给家母的情景 。如今,书成而家母却已不在,令人怅惋不已 。最后,谨以此书,纪念生我、养我、教我、育我、安慰我、守护我的母亲 。
2003年5月31日
于伊势湾研究室
《王莽》读后感(二):《王莽》读后感
王莽末年时,农民起义接连不断 。其中吕母之乱,可作为农民起义的序章 。曾有使者奉王莽之命,前去劝降、赦免吕母等反乱者,但使者得到的,只有一段话:
“盗贼解,辄复合 。问其故,皆曰愁法禁烦苛,不得举手 。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 。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民穷,悉起为盗贼” 。
(文中的翻译为,盗贼团体被解散后,马上又会集结在一起 。我问他们理由,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法禁烦苛以致束手束脚,劳作所得不足以纳税,躲在家里会因近邻私铸铜钱而连坐,枉法营私的管理让百姓生活疾苦 。百姓穷困潦倒,只能落草为寇 。)
这实际上已经是王莽治国最大的失败,但他也并未悔悟,而是迁怒于使者,将其罢免 。可见王莽之政已无可救药 。
我无意对整本著作的内容进行深入评析,仅书写几点读后的感悟 。
一、
东晋次研究的重点,是后汉时代的历史 。这是日本汉学界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他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后汉的社会结构、政治构造、教育体系等方面的探讨,并对后汉的一些特定的政治概念(比如“贵戚”中的“贵”为何意;古籍中的“诸生”是否就是“儒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这样的治学背景下,东晋次花费了相当笔墨,展现当时的内政外朝、豪族、社会动荡等各个方面的历史面相,力图在“把握西汉末期中国社会真实情况的同时,着重勾勒出渴望实现圣世的王莽——一个如同儒家理念化身般的人物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