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读后感100字( 三 )


二、
因深深嵌入到日本汉学研究的大背景之中,东晋次的研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与日本学界的对话 。甚至于,作者最初设想的读者,是日本的读者 。这可以在文中的一些小比喻里找到痕迹 。举一些例子,王莽曾为了能与元后在元始、居摄年间的共同执政更具有合法性,利用了哀帝时期的西王母信仰 。换句话说,他利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的东王公、西王母二神,对自身与元后进行神话塑造 。东晋次将这场有关西王母信仰的造神活动,与日本幕府时代末期的民众骚乱“ええじゃないか”(1867年发生于日本近畿等地的民众乱舞骚动,人们高喊“ええじゃないか”等歌谣载歌载舞,走街串巷,是一种呼吁社会改革的民众运动)加以对比 。再比如,作者在论及所涉历史人物的官职时,通常会与日本现代政府的官职加以对照 。建平二年(前5年)四月,几乎在傅太后成为帝太太后、丁姬成为帝太后的同时,王莽被排挤出权力核心,以新都侯的身份前往南阳郡新野县就国 。在就国期间,王莽与哪些人有过往来,唯一可考的是孔休 。而孔休是南阳郡太守门下掾中选拔出来,以辅佐新野县的王莽 。其中作者解释了门下曹与门下掾的概念 。门下曹指的是负责与太守议事的重要机构(相当于今天日本的“课”),门下掾是门下曹长官(相当于“课长”) 。这个生动的对比,作为中国读者的我们,也很容易地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 。
从中,我感受到一丝俏皮 。观察日本学者如何给日本的读者讲述中国的历史,这也会让中国人产生很大的兴趣呢 。
不过,遗憾的是,书中并未涉及中国学界的王莽研究 。虽然在引言中,作者有提到胡适是中国学界最早研究王莽的学者,但似乎仍然不够 。如黄仁宇讲王莽——“毕竟是书生”,谭其骧的《新莽职方考》、顾颉刚的《汉代学术史略·王莽的受禅》,以及更近一些的,葛兆光的《我看王莽》,在王莽的政治政策、宣扬教化、谶纬禅让等问题上,仍有许多可以对话的角度 。
三、
东晋次先生在后记里提到,虽在有限时间中竭尽全力,但仍不确定笔下的王莽是否有血有肉 。他仿佛听到王莽在耳畔细语——“啊哈,写得倒是挺努力的,不过好像哪里不太对 。”
但以读者的视角来看,作者在描绘王莽家世、经历的过程,不仅仅将目光定格在王莽一人,而是通过其家族繁衍与权力博弈、身边亲信与谋臣的考量等多个面相来彰显不同时空情境下王莽的思想与行为,算得上“有血有肉” 。比如,花费两章的篇幅写王莽的成长经历,观察其性格中的谦卑与礼让 。再如,通过与谋臣、亲信的龃龉,来观察王莽发号施令的深层因素 。
另外研究王莽,也能体悟出中国王朝之间某种隐秘的联系性 。王莽官制中首次出现的官职“祭酒”(大学校长),在之后直至清末都设有与此相似的官职——国子祭酒 。“祭酒”在新莽以前只是一个称号,而非官名 。新莽之前,主要负责顾问应对或执掌学官的侍中、博士等官职中的首席称为“仆射” 。新莽时期,“仆射”改称为“祭酒” 。书中也曾提到祭酒之名的采用,侧面体现了穷兵黩武之国向儒家礼制之国的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