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二 )


《日本文学史》读后感(二):关于“日本文学史”的故事
这本书有关的故事很有意思,我想我会一直记得:
原本是一册不起眼的小书,初版在1954年出来后就无人问津了;结果一位研究日本文学的唐纳德·基恩在车站书店碰巧买了一本,就爱上了,然后去东京和小西先生面基,两个人吃了一锅乌冬面,相谈甚欢,成了多年的好朋友 。
后来两个人在学术上不断竞争切磋,都写成了各自的巨著,收获满满 。可以说,这本小书和乌冬面一起,成就了两位大师的友谊,也促成了日本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
而在初版无人问津、销量不佳之后,这本书又偏偏在基恩先生的百般推崇之下变得非常出名,成为了人们望而莫及的“梦幻名著”,一度绝版约40年 。
直到90年代,讲谈社才终于再版;而21世纪引进中国,才一步步有了诸位读到的这本译林版 。这段缘分不可谓不奇妙 。
大家如果对故事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书的倒数第二部分,也就是小西先生自己写的“跋”,里面有更详细的故事 。
而如果想了解这本书的价值,可以看看唐纳德·基恩写的解说部分 。要我斗胆评价此书的话,较准确的概括应是“对日本文学史的一系列十分精辟的解说集”,形式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相当(虽然我还没有读过后者的全本) 。寄希望于通过这本册子了解日本文学史全貌,也正如小西先生试图在200页以内囊括庞大的日本文学史,不得不说是有些勉强了 。
要我斗胆评价此书的话,较准确的概括应是“对日本文学史的一系列十分精辟的解说集”,形式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相当(虽然我还没有读过后者的全本) 。寄希望于通过这本册子了解日本文学史全貌,也正如小西先生试图在200页以内囊括庞大的日本文学史,不得不说是有些勉强了 。
但也正是归功于这极度精炼、富有个性色彩的撰写形式,这本书有了无与伦比的价值 。这样的价值在哪里呢?我想,基恩先生已经作了极佳的阐释,我也就不狗尾续貂了 。
最后,借用小西先生的老师——垣内松三先生——的教诲作为结语,亦可视为本书的主旨之一:
“仅仅罗列有关作者或作品的说明不算文学史 。”
日本文学史
8.1
[日]小西甚一 / 2020 / 译林出版社
《日本文学史》读后感(三):略读之后
小西甚一抛弃传统列作品作家的方式写文学史,而采用“雅”“俗”概念来分析日本的文学作品,尽管无法面面俱到,但整体来说颇有见地,并非泛泛之谈 。
主线:古代:日本式;中世:中华式;近代:西洋式 。
概念:俗:尚未成型的、变动的,没有固定样态的;雅:追求完成形态,接近“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