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三 )


总的来看,小西甚一认为,真正“日本式”的文学(或者类文学意识)在受中华文化影响之后,一方面学习这种文明的规矩,先是追求一种中华式的“雅”,但古代日本那种“俗”的生猛活力多少遭到阻碍,到《万叶集》,不仅是古代日本的回光返照,更是连结和歌意识的日本本土文学自觉的开端;而另一方面,尽管小西并未多提及,或者多以一种阻碍日本“个性发展”的态度在评述,但中华式的各朝文化多多少少进入并且被日本或模仿或消化,帮助日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文学意识(六朝诗歌、唐诗、赋等等等等) 。但的确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早期对于汉文化的模仿似乎的确历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或是学到了形式但其所构成的思想层面其实并不贴合日本真正的性格 。如谈到《古今和歌集》,小西便认为即使这意味着和歌想要与汉诗形成对立形态的意图,但还是在模仿着汉诗(特别是六朝诗歌)的表现形式,并无真正的个性可言,并且使得作者“远离”了自然 。
个人认为假名的创制的确很大程度上让日本人得以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 。在这个基础上兴盛的散文文学,其中的物语和日记两大分类的确能体现出日本文学的一些特点:散漫、中心不明、(较)私人化,至少比较明显的地方在于不和政治作为产生强烈的关联 。并且小西关于物语和小说的不同说得非常精彩:与近代小说在紧密构造中呈现某个中心故事不同,物语仿佛是故意,呈现的就是毫无控制地、巨细无遗地把握整体 。《枕草子》在我看来不免过于琐碎,但小西明显认为清少纳言是“太像日本的日本人”,便是在称赞她精细过人的敏锐 。
中世部分其实看得比较费劲,因为不仅很多日本作品只是眼熟或只是看过简介,更觉得艰难的地方在于对中国古代的对应文学更是没有什么了解 。于是整体留下的印象是,这么一个长的时期里便是“雅”与“俗”的斗争变换,“雅”如果趋于了过于烂熟的陈腐,便自然会有“俗”的部分去更新,形成一种变化 。无论在评述哪种类别的文学作品时,只要本心、真诚的创作态度消隐,投向对即成形式的追捧,那么小西就是对其表示批判的 。但应该小西对于“雅”“俗”其实都无偏好,只要没有落到陈词滥调地对现有形式的模仿 。大多出色的作家,还总有一种趋向:在青壮年时期与中华式“雅”的格斗之后,老年多是返璞归真的“俗” 。
戏剧部分看得很略,因为觉得很难进入戏剧的语言体系 。但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也可以看到的是,戏剧的兴起与衰弱其实也是“雅”“俗”之斗 。
另外,和之前我看到近世文学时没有多想地认为这是庶民文学的时代这一偏见相对,小西提供了新的,也应该是更符合实际情况解读 。近世时代的文学,的确增添了庶民性,但是是一种混杂中世的近代性 。即,即使无论俳谐抑或草子类显得更为庶民化的作品,即使题材不再是贵族生活或者吟咏上层,其创作的底层依然遵循着许多中世的规矩:芭蕉的俳句中“轻”的部分、井原西鹤对于现实“似现实”的描写等等是一种较为良性的变动,但例如川柳、歌舞伎等依然能看到中世“依傍既存表现的态度” 。大概,太平盛世的人们,对于即使文学上的“斗”也不再采取真正的变革与批判态度,而借用前人的遗留,享受一些不痛不痒的妙趣 。小西用的词是“逃避精神”(或颓废或积极的无意义) 。但是庶民性中读者群的扩大、对于某些题材的偏好的确也是影响到了近代文学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