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历史意识》读后感摘抄( 三 )


其二,川胜义雄论述的核心史料即上面提到的从《史记》中钩稽出的那几句话,尤其是“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并将这段话归于“(司马迁)向同僚壶遂披露了自己的决心”(p59标点同书虽然我有点异议) 。然而实际上,这段话亦出自《太史公自序》,为开篇之言,是文并非对壶遂而写,后文提到壶遂,也仅意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引出下文,并非对壶遂剖白 。不过瑕不掩瑜,理解的一点偏差并不影响该文论述的完整性 。
说点题外话:有趣的是,在第一章中被作者川胜义雄激烈批判的下村寅太郎,其实是作者的姐夫 。
《中国人的历史意识》读后感(三):也许,记录历史就是将无价值的时间价值化的过程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章围绕中国人的历史意识来讨论,第二章的大主题是道教佛教的发展,第三章介绍了六朝贵族社会的起源构成和发展 。
我个人比较能看懂第一章 。另外,关于第三章的贵族制,我强烈推荐壹卷出品的另一本《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这本我也写过书评:贱民金字塔
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
8.1
经君健 著 / 2021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壹卷工作室
槽一下,第一章看着看着会有“鬼打墙”的感觉,内容非常多重复的部分:
《天道,是邪非邪》篇中,第27页第二段与《司马迁与希罗多德》篇中,第13页第的段相同 。
《天道,是邪非邪》篇中,第29页最后一段与《司马迁的历史观》篇中,第2页最后一段相同 。
《天道,是邪非邪》篇中,第30页最后一段与《司马迁的历史观》篇中,第4页第三段相同 。
作为已经走出“鬼打墙”迷阵的“前辈”,我建议可以直接阅读第三篇《天道,是邪非邪》和第四篇《中国人的历史意识》 。
其中《中国人的历史意识》这一篇内容更浓缩、讨论相对全面而且涵盖了大部分前几篇文章,甚至有更进一步的探讨,比如第69页第一段,相比于《司马迁的历史观》篇中第4页第三段的内容,对于“道”有更深的理解 。
在《中国人的历史意识》开篇,作者提出一个难能可贵的观点,即原封不动地记录历史事件本身就是十足伦理批判的行为 。
为什么这么说呢?想象一下,一位高官做了大坏事,位高权重的他为了不让家族荣誉受损,肯定希望自己的丑闻不要被记下来,而历史的记录者们,不畏其强权,就算有失去性命之忧也要“直笔”,比如《左传》中崔杼弑庄公的丑闻得以留存下来的故事 。这样史官“直笔”事实的行为背后,当然饱含着针对人间善恶好恶的价值评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