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德里达读后感精选( 二 )


关于言语和书写 , 普遍(柏拉图)都认为 , 书写是言语的摹仿 , 因此比之“言语”更为“低位” , 总之 , 言语比之书写是更为的理念、纯粹 , 书写受到了贬低 。但是德里达认为 , 言语也是一种书写形式 , 因为言语和书写具有很多相通性 , 都有着“达意”的缺乏 , 因此 , 德里达进而提出:言语即书写 。在这里 , “书写”被“一般化”了 , 是质疑“言语”理念化的结果 。该定义凸显出言语其本身的“纯粹”是站不住脚的 。
第二章分析了所谓的“殖民”、“文化”、“身份” 。德里达将文化自身定义为一种殖民 。事实上 , 即便在法律上被认可是“英国人”“美国人” , 法律、领土和语言也还是无法真正为其所有 。那些所谓“本地人”掌握了一门语言 , 称之为母语 , 实际也并非是完全掌握 。本地人会母语或多或少被认为是“天生的”“自然的” , 反之那些被殖民的和移民之后的学习是“不自然的” , 这里会将“本地人熟悉自己语言且与其文化融洽无间”观念抬高 。但事实上 , 一个国家民族很多 , 语言也很多 , 乃至在个体上 , 其实是多姿多彩的:一个个体也是由众多矛盾的信仰和利益构成的 , 一个共同体、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德里达认为 , 为自己的身份而战不是去排除另一种身份 , 而是向另一种身份敞开自己 。
通过以上两章的学习 , 德里达的思想算是初步了解了 , 即去质疑一方对另一方的贬损 , 质疑贬损方的那种“高贵” 。书中有个简单的公式 , 即对“x”的贬损就是对“y”形象的拔高 , 该过程的实现正是以“z”作为一种理念 。一次解构性理念就是将“z”视为某种总是被污染的东西 , 而这种污染的方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属于“x”的特性 。但理念是不可能存在的 , “y”被拔高的虚假形象是非法的 。

第三章《延异》和第四章《未决》算是理解德里达的重点 , “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即在第三章有解读 。从第五章《文化、性别与政治》开始 , 对德里达的思想介绍开始步入日常和应用方面 。不得不说 , 这本书在讲解方面很是顺畅 , 尽管有些句子还是难以理解(可能是翻译的问题) , 但是每一章的核心观点还是能够领悟的 。而且这本书层层深入 , 语言流畅 , 非常容易勾起你的好奇心 , 想知道之后的思想又会是什么 , 以及他的思想理论对于日常、政治、文化等等又有何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