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旅行》读后感精选( 二 )


本书从19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因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华侨侨汇、华人投资出发,由此上溯华侨侨汇的历史并探讨其作用,可以说是围绕侨批关系网展开的华侨、华人史研究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华侨、华人研究呈现出新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本书所探讨的1970年代后半至21世纪大约40年间与华侨、华人侨批活动相关的历史研究,若能对今后的华侨、华人研究产生些许启示,我将感到万分荣幸 。
值此中文版出版之际,我谨向在进行华侨、华人史研究过程中给予我指导与帮助的各位致以诚挚的谢意 。并向促成中文版出版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李期耀先生和翻译王珍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
滨下武志
2021年2月
《资本的旅行》读后感(三):不如叫“潮州系的华侨”
天看到一篇写到中餐馆在纽约的变迁的文章,提到了华人在外国的共同习惯和心态变化 。里面有一段结语,“华人好像一向没有落地为家的文化,赚的钱是要寄回家的,自己早晚也是要回家的 。这种挣扎在最近五六年的新移民那里渐渐消失了,这里当然不是他们的家,不过是一个‘备份’而已“ 。
想起了启微出品的《资本的旅行》,在总结民族、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把这个结论阐述得很清晰 。“第一代华侨对民族拥有强烈的归属意识,第二代华侨以国家意识为自我认同,第三代华侨则试图在社会内部联系中追求自我认同 。”
其实刚接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时候,一度不是很理解,社内几个品牌都出过不少中国的古代史或近现代史,而译作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为什么要去翻译其他国家的作者写的我们自己的历史呢?其实是忘了兼听则明的道理,编辑老师们也常常说可以对比看看其他国家的研究者是怎样看待我们的历史的,以及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角度观察,可能更客观地发现,我们的历史怎么和他们的历史发生关联的 。《资本的旅行》的作者滨下武志,是中国社会经济史,东亚经济史和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的的专家,不仅在日本多家大学当过教授,也当选过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的外籍院士,现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 。所以由他来写这本19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华侨、华人金融网络的情况,再合适不过了 。
全书分了十个章节,前两章比较系统地说明了华人和华侨的关系,以及所谓的商业关系网是怎么形成的 。刚看的时候稍微有点枯燥,或者说偏学术,偶尔有种看大学教材的感觉 。不过也有很多“冷知识”,大家都知道中国是没有双国籍的,而书中提到这个方针是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却是第一次知道 。在此之前,海外的华侨们是保留中国国籍的,而周总理提出这个的原因是为了打消东南亚各国担心华侨在当地势力太大的顾虑 。此一时彼一时,万隆会议意义远大,促进了亚非国家的联合自强,却也让华侨一度成为了在外打拼却不得不“谨小慎微”的群体 。对比其他国家的移民群体,尤其是犹太人,华人在外比较“固步自封”,很少参与所在地的社会事务,除了华人文化和性格,也许是从那时候开始奠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