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二 )
绝对值得一读,甚至二刷的书
《《山海经》的世界》读后感(二):祛魅之指
以一句话概括本书的核心观点:《山海经》是账本;如果更详细一些,那就是从属于原始宗教档案体系、由官方力量编纂的账本 。正如本书“导言”所说,《山海经》被现在的读者附加了很多神秘的色彩,从中挖掘了很多IP 。从文化产业的角度说,固然是挣到了很多钱,但对事物本身的认知却未必真的深入了多少 。笔者在还不知道“买书要挑出版社”这个道理的年纪,也购买了几本《山海经》的相关书籍,看下来基本上各说各的一套,固然博大精深却越发云山雾罩,本书第一次给了我对《山海经》“拨云见日”的认知感 。
第一部分“怪物的真相”提出:怪物是以组合方式描述的动物 。作者以“鯥(《南山经》)就是穿山甲”“鴸(《南次一经》)就是猫头鹰”“耳鼠(《北山经》)就是鼯鼠”“珠蟞鱼(《东山经》)就是中华鲎”等例子,说明《山海经》中很多怪物都是实际存在的动物,只是因为“上古博物学尚未建立像现代博物学这样标准的分类体系、形态学术语体系与描述方式,更没有博物绘画术和照相术,要用文字记述向人们介绍一种陌生动物的长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借人们熟悉的动物对之进行比方形容”,还引用了1784年英国人对从未见过的海狮也采取了类似的描述方式 。这种组合式描述方法的结果,必然与原始对象有差异 。这让我想起中国古代使用“切韵”注音的方法,以两个字注音一个字,由于古今发音的差异,现在用切韵法去反推某些字在古代的读音也必然与原始发音存在差异,这种认知上的代沟无疑就增加了原文的神秘感 。
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妖怪的秘密”进一步论述了《山海经》中妖异现象是古人对灾害征兆的经验总结 。在这部分作者只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就得到了支撑其结论的有力证据,科学方法“小试牛刀”,就如同热刀切黄油一样,轻松拨开了后人故弄玄虚附加的面纱 。第105页对妖兽种类与异兆现象的统计,呈现出了明显的相关性 。如果《山海经》是纯粹想象的文学作品,那么这个统计应该呈现随机性,而统计结果呈现出的与实际相符的相关性,能够支撑《山海经》记述来源于实际观察这一观点 。可惜样本不够大,不足以再进行稳健性检验之类的进一步深挖,不过已有了相当的说服力 。
如果说前两部分重点论述《山海经》的“账本性”,第三部分“众神的缘起”则着重论述了“宗教性” 。《山海经》将各地作为众神天上居所在地面的投影,因此除了记叙各地的客观物产之外,又附加上了“神性” 。因此,《山海经》兼具了博物志、地理志、资源档案、祭祀指南等多重特征,而且应当从属于原始政权-神权复合体官方档案体系,但时间埋没了原本的完整体系,只留下这一点吉光片羽,自然也就催生了无数想象 。本书实际上是从“赛先生”的视角对古籍做了现代化解读,提出的“账本论”不能说天衣无缝,却符合逻辑也自成体系,吹散了无数后人给《山海经》牵强附会的装扮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