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文采论英雄( 二 )


“素少学问”的包拯获得千秋盛誉,这个现象至少告诉我们,“好干部”的评价标准不能搞错了,更不可与商界、学界、文艺界的评价标准混为一谈 。百姓的期盼,就是“好干部”的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官员,致力维护公平正义、多为群众兴办实事,同时做到自身清廉,才能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 。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 。从老百姓的角度看,你在一个地方或单位当领导,未必需要你有顶尖的专业,未必需要你有深厚的学养,也未必需要你有过人的才华,但你必须处事公道,有一颗公心,能够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地把大家的利益维护好;必须有直面现实解决问题的勇气与能力,把群众所急所想所盼的事情解决好;必须有不贪不占不以权谋私的觉悟与境界,把公与私的关系处理好 。能做到这些,老百姓就很满意了,他们的要求真的不算高 。
综观历朝历代那些深受百姓推崇的官员们的事迹,可见公道、实干、廉洁,此乃为官三要 。至于文章多不多,文采好不好,口才棒不棒等等,其实不重要 。对官员而言,大可不必以“文采”论英雄 。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他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更需要点赞的是他的实绩,而不是他的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