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展的回顾》经典读后感有感

《回顾展的回顾》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章图片

《回顾展的回顾》是一本由陈丹青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回顾展的回顾》读后感(一):艺术是谈不完的 。谁都可以谈论艺术 。(更新中)
比较有趣的是陈丹青在艺术批评中,对古近当艺术家如何影响当今商业乃至社会美学体系的理解 。
他强烈的观感对比日后由伦勃朗和拉图尔发挥到极致,他对物象的直观,他塑写形体的写实的物质感,在库尔贝、马奈、塞尚那里斑斑可考 。卡拉瓦乔式的矫情、暴力,以及他的色欲观所蕴含的心理因素,甚至影响到今日欧洲电影,在后现代的部分摄影、时装设计和广告设计中也有迹可循 。通过他,我再次证实,写实精神不见得处于思想、时代,而直接发自个人的天性 。这天性可以使宗教、神话幻化成视觉上的日常细节,使颓废气质获得非凡的表现力 。
《斗牛士之死》根部看不到垂死的气息和斗士精神,阴沉瑰丽的灰色调,粗腰带必出的团团缠绕、头部肤色大块冷暖的浓密堆砌,一切只是“画”,只是色与笔构成的物质感 。这物质感仅仅为了证明绘画材料的可能性,而这可能性,不再是材料、手段诉说内容 。内容,现在诉说的是材料和手段——二者合一,绘画的快感乃成为绘画的内容,“内容”终于全般转化为“画” 。
【《回顾展的回顾》经典读后感有感】——终于知道为什么他是印象派的开场、核心、灵魂人物 。
《回顾展的回顾》读后感(二):有些真理只显示给一个人
回顾展,顾名思义,就是在这个展会上回顾某个人的一生,不仅仅是在于他做了些什么,更多的还会在展览过程中,让观众看到他这一生的历史位置 。而回顾展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主理人的选择,只有当选择的足够全面,不带一丝个人偏好,才能够更全面地展现一个艺术家的全部,这也正是回顾展与其他展会的根本性不同 。
本书的作者通过回顾他看过的回顾展,在回顾之中浅谈每一个艺术家以及一些作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艺术是谈不完的 。谁都可以谈论艺术” 。当我们行走在回顾展中,在一幅幅画中中寻找着历史中的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感叹历史的偶然,也会感叹历史的精妙 。
不同的历史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艺术家,虽然有些艺术家看似早夭,但是在他们自己的艺术生涯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同的时期变化,不同时期的画作也会带有不同的风格 。
毕加索曾经说过,“我在十几岁时就能画得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 。”所以晚期的毕加索开始了抽象画的创作,他用孩子的眼睛去创作,将看到的每一处都画在纸上,所以整体的画作才会呈现出抽象的艺术 。通过这本书,我也才第一次看懂了抽象画的表达,每一处都绘画得真实,如果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那么每一幅抽象画都画的很写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