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经典读后感有感

田野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章图片

《田野》是一本由张经纬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田野》读后感(一):《田野》读后感
2022年2月书是张经纬的《田野》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从学生时期,到后来参加工作以后参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曲折过程 。作者从起初的迷茫和无从下手,中间一度误入“歧途”,到最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终于走上为人类文化差异架设沟通桥梁这么一条终极之路 。
作者在大学时期受老师委派去甘南调研传教士历史,期望能带回一些埋葬在当地的传教士墓碑 。于是两个学生,穿着单衣,从兰州来到了海拔将近3000米的甘南,拜访了四大爷,又辗转找到了卓尼的二大爷,最后还是因为没能凑齐二大爷到五大爷,只好带着迷茫,带着狼狈以及在路边匆匆完成的拓片返程 。【作者:人生的经验,并不总是西装革履来到你的身边,大多数时候,它就是混乱不堪,又不忍直视的 。】
后来受朋友之邀,本着人类学爱好者应该去一次西藏的态度去转了一圈,果然就只是转了一圈;紧接着受招募去闽东做田野调查,拍族谱、拍碑文,却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最后仓皇而逃 。但是六年后,知识储备增加了,经验阅历增加了,再一次同样的路线收获却大不一样,也更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作者:我要学长生不老的终极法门,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但是我一直觉得自己浮在半空中,扎不到根基 。只是隐隐中,我一直觉得我有义务再次回到那个无法面对的失败之地 。】
书中最有趣的章节当数去广西瑶山看望正在调查瑶族山村的师姐,因为“让我自己做田野固然有些头疼,去看别人做田野我还是挺愿意的,毕竟这和打着研究旗号的旅游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左右一袋米,右手一桶油的在无名山头接收炙烤;一进门,先“吓死”了房东家的小鸡;几杯暖酒下肚后,开始给房东一家答疑解惑,传播“伪人类学知识”,和师姐的这次会面甚至还总结出了个“田野中见到其他人类学家Rule NO.1234”,着实有趣!
后半部分还有作者去赫哲族买鱼皮衣,去新西兰丁镇的奥塔哥博物馆交流,以及去海南被黎族米酒灌得“醉生梦死”的一些故事 。
作者在讲述自己这些经历的时候,偏爱用自嘲和调侃的口吻,文字风趣幽默,金句连连,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过心里也会暗自羡慕嫉妒恨:若不是因为你这么优秀,也不可能哪哪哪都有你呀!作者的工作内容及研究领域与我天差地别,大概我今生都没有机会沾边,但是丝毫不妨碍他对我的启发:没有所谓的弯路,没有所谓的无用功;所有曾经付出的努力,走过的那些“歧路”,都会在冥冥之中提升我们的“技能点”,变成养分滋养我们的田野,最后让我们在自己的田野里培育出美丽的鲜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