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经典读后感有感( 三 )


细品本书中的研究笔记,其实不难发现,对于任何一个不了解的学科不了解的事物,我们总是容易抱有浪漫主义的幻想,尚未踏入就已经沉醉其中 。这或许可以称为虚幻的提前的蜜月 。当我们真正踏入其中,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去接近时,这种幻想就破灭了 。任何研究工作实际上都是繁琐的重复劳动为主(例如拍照、辨识文字),新的发现只是极其偶尔出现的火花 。由此以来,蜜月结束了,进入了单方面的被折磨时期 。这是认识一个事物必经的阶段,只是对于科学研究关注的对象、使用的方法我们滤镜更重了,发现真相的落差也就更大了 。有幸运的人找到了兴趣继续走这条路,有更多的人为了生计继续走这条路,无论如何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人们一点点推动的 。这实际上也解释了为什么科普工作看起来趣味重重而科研工作总是重复与繁琐 。
回到本书,在欣羡作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之余,也感谢作者能够坦诚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这既是作者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更多人来说也是了解田野工作甚至时评估自己是否适合于这项工作的合适窗口 。更重要的是,即使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当作一本别开生面的游记阅读,也是一番享受 。
【田野经典读后感有感】《田野》读后感(三):在中国田野间的人类学与人类学家
翻开张经纬的《田野》,看到第一页的诗,便不自觉地笑了 。
这不就是田野的真实写照吗?
在此要先说明一下,这本《田野》说的“田野”,以及本文要提到的“田野”,不是大家日常聊到的风景名词“田野” 。(抱歉,忍不住在此套娃了一下)
田野(fieldwork),是社会学与人类学普遍采用的重要的调查研究方法,但现在使用田野调查方法的学科已包括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学、民俗学等等,通俗地讲,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领域与问题的需要,前往某处待上很长一段时间,对当地进行不同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比如以前西方的人类学家,为了研究原始部落,也会变成部落成员之一一段时间,有的研究者定力不够,很容易被“同化”,不自觉在研究中就站在研究对象的立场看问题,相反,研究的问题可能会相对客观与更有深度一些 。
1918年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群岛(Trobriand Isles)进行田野调查
在中国,如果要调查研究非现代化的区域或群体,虽然不需要成为部落的一份子,但也需要在当地待上一段时间,融入当地,看清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存在的问题等等 。咱们鼻祖,当属费孝通 。而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田野调查在中国盛行,毛泽东也因之借鉴,做了寻乌调查等工作,后来便有了众所周知的名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