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儿媳妇“跑”了( 二 )


借债的事情他们提的不多,说的全是怎么让梅瑛回去继续跟尕斌过日子 。可借债的事是绕不过去的,梅瑛下了不回去的决心,也跟她丈夫四处欺骗借债关系不小 。当时还在上学的堂弟赵河给尕斌借过钱,不多,只有500元 。他当时说自己要去医院割身上长的小疙瘩,差點费用 。他此前确实得过这样的病,当时还发了在医院等待缴费的照片给赵河 。
“一切都像是真的,没有理由不借 。”赵河说 。
赵河今年回去听他父亲和姐姐说,尕斌也以同样的理由借过他们的钱 。他爸借了一千,姐姐没借 。赵河堂哥还告诉他,梅瑛丈夫当时找他借钱,说的是梅瑛在医院难产,急需费用 。堂哥听他这么说,情急之下转了钱 。第二天,堂哥看到梅瑛好好地在自家门口转悠 。
要不是有这一茬子事,尕斌一家的情况在村里也算得上不错的 。尕斌父亲是附近有点名气的木匠,母亲在家操持,一家子的日子妥帖得很 。尕斌自学了厨艺,日子进了冬天,附近村子里红白喜事多,他就能忙好一阵子 。天暖和的那几个月,他就去外面打工 。而且,两个孩子稍大点后,梅瑛也出去挣钱,有时跟尕斌一起,有时单独 。
三四年前,他们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一家人住到了城里 。后来,他们拿了一笔补偿,拆了村里的老家,宅基地退了耕,一转眼从农民变为城里人 。在那时,梅瑛还看得见生活的奔头,直到她发现尕斌“输”掉了那么多钱 。
现在,没有人再相信梅瑛丈夫 。但除了梅瑛自己以外,婆家人和娘家人都坚信—日子还得过下去 。他们这么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梅瑛留下了两个孩子,他们觉得,如果离了婚,这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必然会遭罪 。而没有哪个母亲,会忍心让自己的孩子遭罪 。这是他们逻辑的闭环 。
腊月二十那天,尕斌家族几家人摆了团拜宴 。下午结束时,梅瑛公婆将家族几家主事的男人和老人都喊了去,商量怎么把梅瑛叫回来 。他们去的时候,尕斌是在家的,但他们进门后并没有看到 。过了些时候,他们才知道尕斌一直躲在厨房的一个角落,说是没脸见长辈 。
那天,老人和主事的男人们讨论出了方案:腊月二十二的时候,两个老人和两个主事的男人去梅瑛家再去接一次她 。同时告诉她,尕斌欠的钱,由家族里帮忙还了,不会给她造成负担,可以安心回来 。
腊月二十二那天,梅瑛婆家找的四个人去了梅瑛家接她回去 。梅瑛家按照亲戚的礼数接待了他们,但梅瑛没回来 。她还是那个想法—离婚 。同时,梅瑛娘家和婆家也还是那个想法—她总是要回去过日子的 。
而在这个冬天“跑了”的,不止梅瑛一人 。跟尕斌同村的吴平家的儿媳妇莉莉也在过年前“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