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儿媳妇“跑”了( 四 )


这门亲事的媒人是吴平一侄子媳妇的亲姐 。吴平想不通,“为啥他们不告诉我们她这个姐姐是这样的人?”吴平儿子跟儿媳说是谈了恋爱的,但相识不久便办了婚宴 。吴平当时也着急,怕时间一久,女方不愿意再嫁过来,就紧赶着借钱办了事 。
在吴平和当地很多人眼里,办了婚宴就是结婚,这比领了结婚证更有说服力 。这种事在以前多的是,村里大多数夫妇的结婚证都是后领的 。说起来,这也有点历史的原因 。以前农村的孩子不读书,结婚都早,很多人到不了法定结婚年龄就“结了婚” 。所以等个一年两年,甚至三四年后,才去补领结婚证是常有的事 。
这让赵河想起来,本科毕业后等待读研的那个暑假,他短暂在县法院做过一个月的兼职,干的是把卷宗数字化的活儿 。那时就看到很多上世纪90年代以“非法同居罪”为案由的卷宗,后来他打听了下,那都是没有结婚证的夫妇在有离婚纠纷时,用来起诉的案由 。它反映的是当地那种重仪式轻登记的传统观念 。但这种观念却绵延至今,让吴平一家在儿子没领到结婚证时,就以婚宴仪式确定了所谓的夫妻关系,并为此付出了40万元的经济成本 。
而愿意让他们付出如此巨额成本的背后,是吴平们普遍的“使命感”,那就是不管怎么样,都得给儿子娶了媳妇 。只有完成了这件事,这一辈子才算是没有白活,也对得起祖先了—因为,他们这家人的延续没有断送在自己手里 。
但吴平和尕斌所在村里的男人们娶妻一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比以前更难 。也是因为难,使得村里父母们的使命感更强 。
以前难住他们的是村子的位置或是地形 。村子叫赵家山,名字就做了解释—赵姓为主,住在山上 。姓氏前缀加地形,是那里最常见的取名方式 。多见的有:某家坡、某家沟、某家咀、某家湾等 。赵家山村子不大,最多时候也就是30来户,100多人口,三个姓氏,赵姓最多 。
赵家山的男人们以前娶妻,都是围着附近的山沟人家转,川里(方言,意思是平川)的姑娘是不会嫁到山沟里来的 。而山沟里长大的姑娘们却想着嫁到川里去,因为她们知道山沟里的苦 。所以山沟里的小伙们要想娶到老婆,就得多出点彩礼 。家里条件实在差的,还有个换亲的途径—妹妹给哥哥换个媳妇或姐姐给弟弟换个媳妇 。这是相互的,一家有一儿一女,另一家也有一儿一女,两家的女儿分别去对方家当媳妇 。这也并不是多古老的事情,赵河堂哥在8年前就是通过换亲结的婚 。
现在难住他们的是彩礼和现代化的附加条件—有套楼房,最好还有辆车 。读大学时,赵河在当地做过有关彩礼的社会调查,均价超过10万元,现在常有突破20万元大关的 。再加上一套县城的楼房,一辆车,一个儿媳妇娶进门,都是好几十万的花费 。但在这件事上,哪个父母都舍得花钱,没钱可以借,儿媳妇不能不进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