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课(全四册)》读后感精选( 三 )


以前我总是口头念古诗给孩子听,让孩子一句一句跟着背,这样可能让孩子觉得枯燥无趣 。
都说:“工与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培养孩子读古诗词的兴趣也是一样,需要一些好工具的帮助,而书籍就是最好的助力方式 。
《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课》这套书籍是由知名科普作家安迪斯晨风著作的,他用120首经典古诗词串联起浩瀚的博物世界,让孩子读古诗的同时能了解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同时书中画面也很形象生动,帮助孩子理解古诗意思,可谓是实用与有趣兼具,极大提高了孩子读诗兴趣 。
儿童的具体形象性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孩子们在进行阅读活动时,最先注意的是图画 。颜色鲜艳的事物总是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书籍也不例外 。
《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课》一书中,每首古诗都配有一副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图画,极大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提高了孩子阅读兴趣 。
作者安迪斯晨风非常有心,这套书籍共有4本,每一本封面都用了不相同的颜色,有黄色、蓝色、绿色、粉红色,而且选用的图画也不相同,看起来应景,整个画面也很赏心悦目,让人忍不住打开来看看 。
除了吸引孩子注意力之外,丰富的画面也更有利于孩子理解古诗意思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
古诗中的一些用词跟白话文不一样,孩子难免会理解不了 。当孩子一边听大人念故事,一边看图画,也能从中了解到一些古诗想叙述的事情或者要表达的情感 。
比如读古诗《村居》,读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孩子可能想象不出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色,不知道什么是拂堤杨柳,但是看看书中图画,一下子就有了画面感了 。书上画出了嫩绿的草坪,自由自在飞翔的黄莺,以及杨柳飘飘垂到岸边,一看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再读到后面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们就可以看到书上画着一个小孩子笑呵呵地拿着风筝在放 。
就是这样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孩子一下子有了阅读兴趣,你也不会陷入费劲解释半天,孩子还是听不懂的尴尬局面 。一举两得 。
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说过:“每个人内心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孩子的好奇心是最为强烈的,家长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要让孩子感受到认知的乐趣,积极的接触事实和现象,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好的发展 。”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好奇心会越来越重,总是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而我们该怎么给予正确引导呢?读书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课》就是这样一套能让孩子好奇心得到发展的书籍 。
在这套书中每一首都有一个与古诗相匹配的“为什么”,比如读《硕鼠》,书上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最大的老鼠有多大?“因为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在下一页,这时候可以先不急着给孩子说答案,可以先让他们思考,这就能让孩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