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2个妈妈,5个爸爸,我是“小日本儿”,我很感谢中国( 五 )


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为了赶上这最后一班开往日本的轮船,他未能与养父母们告别,就匆匆离开了 。这成了中岛幼八一生中最后悔的事,他没有想到那一去竟是永别 。
8年后的1966年,中岛幼八回国后第一次访华 。由于当时中日还未正式恢复外交关系,活动并不方便,中岛幼八便从北京往沙兰打了一个长途电话 。一声“妈”之后,电话的那头响起了养母声嘶力竭的呼喊“来福、来福”……
1975年,养母孙振琴去世,此生未能再与养子相见 。但那最后的呼喊,永远留在中岛幼八的耳中 。
1987年,中岛幼八回沙兰为养父母迁坟,一位老邻居告诉他:
你回日本以后,你妈听说了,一下子瘫在地上,双手抓着土,哭天喊地地叫喊着:‘我的儿啊,你怎么把妈扔下,就回去了?!’她哭得死去活来呀!
幼八说,自己真想朝九泉之下哭喊一声:“妈!儿对不起您老人家!”
▲2015年,中岛幼八回沙兰祭扫养父养母之墓
中岛幼八刚刚返日时,住在继父家中 。不仅无法和人用日语熟练沟通,饮食也不适应 。吃生鱼片,他总是放在热汤里煮熟了再吃,还总想念家乡沙兰的玉米碴子粥,甚至一度将名字改为中岛思华,每天给红十字会打电话询问前往中国的船只 。
生母理解他的心情,经常用半生的中国话加上纸笔和他交流 。从生母的口中,他逐渐了解到家族的苦难史,也理解了母亲当年的无奈抉择 。
▲返日后的中岛幼八和生母
成年后的他没有忘记梁老师当年的嘱托,加入了日中友好协会,一生致力于中日关系的改善 。为了让中日之间恢复邦交,他多次参加抗议集会,甚至曾遭警方拘留审讯 。
中岛幼八的一生是传奇的,但他并不是孤例 。
仅在1945年的沙兰小镇,就有14名日本遗孤被当地农民收养,而整个二战期间,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大约为2800名 。这一统计数字可能还远低于实际 。
中岛幼八说:
我们这些与亲人分散的开拓团的孩子,自打记事儿起,童年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滋味,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 。不少孩子在战争的混乱中丧生,而幸存的孩子,之所以能够活下来,若没有中国的恩人是不可想象的 。
▲部分返日的开拓团遗孤合影
2008年,生母中岛清江 去世后,中岛幼八开始写书,记录下自己的一生 。他说,想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中国人是如何拉扯自己长大,中国是一个多么善良的民族 。
写作期间,中岛幼八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年,饿了就拿出一个馒头,一掰两半,中间夹上一根大葱,抹点鸡蛋、炸酱,他说这是他自己发明的三明治,里面有他终生眷恋的故乡的滋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