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历史读后感摘抄( 二 )


三,悖论式的任务
从这个角度说,哲学史中没有发生过什么真正的事情,只有不停改头换面的门派延续以往的争论不断颠倒,却从未触及背后的主使者:作为外部的意识形态 。正确的做法不是参与所谓的争论或交流而该诉诸实践,从哲学内部找到批判的武器,同剥削阶级的哲学之间划清边界并改变class struggle的力量对比
这个论断是悲壮的,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再生产出来的只能是资产阶级的哲学,无产阶级的话语只能寄存在前者的话语之中,只能用对手的范畴来反对对手,反哲学的哲学则寄存在哲学之中
四,结局
这种悖论彻底造成了上个世纪的悲剧,反资本主义的知识分子都是训练有素的资产阶级学者,他们和其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再产出一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从前种种剥削意识形态借尸还魂,造出一个个异化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社会 。
《政治与历史》读后感(二):笔记之笔记
0.阅读体验很好 。笔记的好处在于没有废话(这也得益于阿尔都塞本人的清晰风格),几乎使对笔记的笔记多余 。1.关于错误的三种理论:与“错误只是一种无知”不同,孔多塞认为错误是被(宗教地和政治地)制作的,并且与一种区隔性的语言(拉丁语)相关 。并且,这种双重学说最后使得原先被保存起来的真理也失去了,“他们自己也就一点一点地忘记了在他们的隐喻之下所掩盖的部分真理” 。到黑格尔,我们获得了第三种理论:理性的狡计 。2.将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那里人的本质和现实情况的分裂论断的发展定位为(政治的)公民权和(经济的)人权之间的分裂 。3.历史唯物主义的脉络:爱尔维修-卢梭-马克思 。爱尔维修的教育:“一种延伸了的教育……涉及在整个历史自身当中的人的生产 。”而卢梭被评价为站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十字路口上 。爱尔维修对卢梭的人类自由的假定的排斥或许恰好反映了前者扔停留在“知性改进”的启蒙范式和对开明君主的期待中 。4.“这种回到起源的深层原因,是马基雅维利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却一直在谈论的绝对开始的幽灵:从那里某种政治的东西得以开始、诞生 。这种困扰,与古典政治有根本的不同:必须对非存在进行思考 。”与亚里士多德不同,马基雅维利面对的质料是“形式的真空”和“权力旳真空” 。相比之下,18世纪的自由派预设了绝对君主制的不成问题,从而跳过了它,尝试用自然起源和理性来论证一种新制度;而恰好是保守派才使用历史的资源,目的是要维护旧制度 。5.反复强调马基雅维利与斯宾诺莎的亲缘关系,相关地(但不是显式并提地),指出马基雅维利所讨论的是“复数的人”,既非个体性亦非普遍性 。或许可以称作表象的唯物主义 。6.机运与德性的二律背反:后者据说要在结果上来支配前者,但就其起源不得不被看作前者的一个效果 。这个冲突只有在共和国而不是新国家内才能解决,其中“储备了那些能适应所有局势的具有不同天资的人”,使得德性从君主身上转移到了共和国顺应局势的能力上 。7.“防止在战争中死亡,是为了确保在竞争中死亡 。国家的一个功能是:让经济发挥作用 。从绝对视角得出的理论,就是从资产阶级视角所拟的纲要,但这是经历了第一次英国革命所造成的内战的资产阶级(这已经是关于在过渡阶段实行阶级专政的必要性的理论) 。在这个问题上,霍布斯可能是罗伯斯庇尔/马克思的先驱 。”战争可以被视为经济竞争对自然的投射 。8.在霍布斯那里,理性是根据对死亡前景的反思才得到的,而这种反思本身需要与现在拉开距离从而面向未来,这就进一步提出了语言的问题 。但是这个预见未来的能力同时也使先发制人的打击成为可能(语言/符号主导了一个战争的系列:原始冲突-猜疑和先发制人-为名誉进行的战争),巩固了战争状态,而不一定导致普遍的理性 。以至于必须首先推出绝对权力和恐惧来确保理性人的结合,但这个绝对权力又是同一个契约的结果,这就使得霍布斯的理论整体成为一个解不开的结,并因此需要有一个事实性的解决方案:“契约并不是政治权力ex nihilo的原因”,公法先于私法,绝对权力必须一开始就出现了 。9.卢梭则在这个不可还原的事实性内部思考,因此他的问题不再是诸状态先验的可能性,而是在(推论性的)历史中如何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并且完全不惮于求助于偶然事件(尤其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 。契约与其他的偶然性不同,它没有完全消除,而是时刻防备着在它之前的战争状态,也只有这里才有倒退的可能性:这个事实性并不是一劳永逸地确定了契约的成功,而是相反地“在自身中始终潜藏着失败的威胁……卢梭预见到这个失败是绝对的” 。这里有一条鸿沟,(实际上,任何鸿沟总是)即(契约的)超越性和(自然状态的)内在性之间的鸿沟 。在霍布斯和洛克那里没有这种两个秩序的差异性 。10.“我们发现整个一系列的链条式的错位:一个错位的产生,总是担负着解决由先前的错位所提出来的难题的任务,而前一个错位本身又是先前的错位的解决办法 。由此有了错位链的概念 。”《社会契约论》是正面这个契约的可能性,因此这些错位的形式就比《不平等的起源》里更为丰富,后者只是顾及了富人和穷人的不平等 。11.为了使先验地存在的普遍意志能够得到宣告,必须确定一种对它进行质询的形式,对人民进行教育,等等 。必须回过头来考虑这一整套技术对普遍意志的作用 。这里的问题放在个人的教化上不也成立吗?讲稿没有强调技术的问题,而是对普遍意志的神话进行了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