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读后感精选( 二 )


《钟鼓楼》读后感(三):我在京味儿的钟鼓楼中
我只听说过刘心武讲过红楼梦,我自己不是红迷,只能怪自己过于浅薄,跳进了红楼梦,却躲开了葬花的林妹妹和那个班杂丛生的世界 。刚翻过《四牌楼》又走进了这本《钟鼓楼》,当然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那口纯正的“北京味儿”还有这紫禁城下的人和故事,我想对于城外的我们来说,城里新奇有趣,城内的平常日子也是有滋有味,那城里的人又该如何吞下这些苦辣酸甜呢,诸君可以一观—《钟鼓楼》!
《钟鼓楼》以北京市中轴线北边的钟鼓楼为中心,写的是1982年12月12日这一天发生在钟鼓楼附近的一所四合院的婚事,用一种“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对于一个事物的表述如同散花一样多角度多人物去诠释这里的风貌和社会 。
钟鼓楼本就是计时工具,作者以此命名,一方面小说内容是有关钟鼓楼一家四合院一对青年结婚的事情;另一方面,小说在时间上,就像一条线,穿插着各种人物,在这条时间线上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
刘心武一刀切下去,就把北京的四合院文化,真实地显露出来,可以称得上是北京通俗文化的一个真实截面 。
它具有历史的厚重兼具生活图景,在群众中间发酵,又在其中孕育自己的香甜、苦闷,以及生活的多面性 。
但是我觉得本文中的人物嘈杂,想要以小见大,惊艳的是人物众多历史味儿浓郁,失于灵气的也是人物太多了,我读完全本记住的人物真的不多,只是记住了这场不如意的婚事,还有这些众生相 。这本书的时代特色也在被历史藏匿,如今我想现在的人读这本书,是提不起什么劲头儿的,我们理解不了这本书说的是什么,也不想去接触那个时代的生活,离我们太远,就会让我们还没接触,就已经逃离了 。
我们这古老的民族啊,你应当进一步以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收容、消化一切于我有用的新事物,并应当进一步甩开步子,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新潮流……
紧迫感,我读起来就是一种紧迫感,时代进步时,我们也在增加时间的累积,可是空间的改变也在改变着我们自身 。其实和如今的生活是相同的,我们这个时代也在前进,我们一边追逐,一边感叹时间流逝,可是地域上空间上也在改变,以我们无穷的适应力,在应对这场变革时,我们该不该有紧迫感,我想是有的,要不然我们的焦虑该如何出现呢 。
在时间与空间变化中,我们总在想平衡着生活 。却忽略了时间与空间也需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