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什么食物,青海挖出的什么遗址,证明面条真的是起源于我国?

1、青海挖出的什么遗址,证明面条真的是起源于我国?上世纪70年代,位于青海民和县官亭镇的喇家村,村民无意中发现了一些零星文物 , 随后考古专家判断,这是一个史前遗址 。1999年之后,考古专家正式对喇家村遗址进行挖掘 。
让专家想不到的是,这一遗址的出土 , 对研究中国上古历史意义极为重大 , 和大禹治水都可能息息相关 。当然,在这一遗址之中,还有一个极为有趣的发现,即一碗面条,这让专家学者感慨不已:中国果然是舌尖上的民族 , 不愧是美食之乡,4000余年的原始人类就已经会做面条了!
在中国所有的上古遗址中,喇家遗址极为特殊 , 因为这一遗址是在瞬间遭遇灾难,然后就此埋在地下,如今挖出的遗址 , 就是灾难前一刻的先民活动场景 。总的来说,这是中国迄今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与后来的意大利庞贝城一样 。
显然 , 这一次大洪水,以及爆发的时间 , 与大禹治水极为吻合 。所以,不少学者推测:大禹治水的确存在过,并不是虚构的上古神话!
众所周知,有机食物容易腐化掉,想要通过考古证实中华美食源远流长 , 难度往往比较大 。然而,喇家遗址遭遇的灾难,却提供了一定保存条件!
考古专家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只扣起来的陶碗,翻开之后,专家震惊了:尽管有所风化,只有像蝉翼一样薄薄的表皮尚存,但面条卷曲缠绕的形状依然清晰可见 。
大地震之后 , 喇家遗址山洞被震塌,随后经过大洪水的冲刷之后,大量泥土渗透进了碗里,而泥土使陶碗密封起来,加上陶碗倒扣状,所以这一碗面才得以保存下了来 。如果不是洪水带来的泥土进入碗里 , 最终将面条“密封”了起来,那么这一碗面条将无从保持下来 。
不管如何幸运和巧合,这一碗面条的出现,证明了中国才是最早发明面条的国家,而且至少有3900多年的历史 。2005年,美国的《自然》杂志,也报道了这碗来自3900多年前的面条 , 给予了确认!
鲜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国际上认为意大利人最早发明了面条 。原因很简单,在2000余年的罗马古城中,考古专家曾经挖掘出一幅壁画,画面上描绘着和面、擀面、切面的场景 。
中国对于面条的最早记载 , 是东汉末期经学家刘熙 , 他在《释名》中记载:“饼,并也 , 溲面使合并也” 。当然,由于没有图片,所以很多西方学者不认可“饼”,“水溲饼”、“煮饼”之类,说的是面条 。
正因如此,在喇家遗址出土之前,国际上才普遍认为意大利人最早发明了面条 。当然 , 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除了考古物证之外(中国没有发现做面条的壁画,古人虽然“好吃”,却好像不太重视这一点) , 还和意大利面名闻天下、以及西方话语权强大有关 。
其实,除了意大利面,还有阿拉伯面、韩国面 , 都在争世界最早的历史 。但喇家遗址出现之后 , 世界终于安静了下来 。总之 , 喇家遗址的面条出现,可谓颠覆改写了世界面条史 。面条虽?。词鞘澜缟鲜褂梅段Ъ愕氖称?nbsp;, 具有重要的意义 。
如今,很多食材都可以做成面条状,但4000余年时期的古人,为何会用低面筋蛋白的小米做面条?从这一碗面条成分来看,说明当时很可能已经存在麦粉面条了,所以才又制作了难度更高、口感更好的小米面条 。由此观之,中华民族的确是舌尖上的民族!
其实,翻开中国考古史,还可以发现很多惊人的发现 。比如:西周的铜器里,竟然装满了煮鸡蛋;山东地区出土了西周的水饺 , 距今近3000年;战国秦墓中出土的半鼎骨头汤,距今有2400余年等等 。
让人遗憾的是,虽然中国是面条的发明者 , 但如今最流行的面条,却是日本和意大利的 。先民发明的面条,领先世界2000多年,但如今中国面条却没什么国际影响力!实际上,古人还有很多惊人的发明创造 , 畅销于世界,比如瓷器之类 , 但后世却是国外的瓷器更吃香 。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什么食物,青海挖出的什么遗址,证明面条真的是起源于我国?

文章插图
2、2002年青海哪家遗址出土了2002年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陶器、玉器、石器、骨器、青铜器、铁器、牙器、蚌器等诸类标本 。
青海喇家遗址,是在中国境内发现的一处大型灾难遗址 。该遗址发现了:母亲救助孩子,反身救助亲人的遗骸、齐家文化聚落居址、墓葬、环壕、祭坛、灰坑、灰沟等重要遗迹,出土了陶器、玉器、石器、骨器、青铜器、铁器、牙器、蚌器等诸类标本 。
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古专家们在青海民和县考察时,在县城外的喇家村附近,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史前遗址,初步判断其年代距今约4000多年,并将其命名为喇家遗址 。后来,专家们又经过研究和准备,到1999年时对该遗址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保护 。
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 。遗址内分布着许多史前时期与青铜时代的古文化遗址,诸如从庙底沟时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到辛店文化等多种类型 , 其中以齐家文化遗址分布最多最广 。
1999年 , 青海省的考古专家们,在喇家遗址中出土了一碗老面条,距今约4000多年,还被誉为世界最古老面条 。
喇家遗址的老面条:
喇家遗址的老面条 , 在吃货眼里或许只是一顿饭而已,但在考古专家们的眼里,它却是研究古人饮食的重要资料,而饮食又牵涉到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和粮食的种类等等,因此它也算是我们探知那些未知历史的一扇重要窗口 。但可惜是,老面条已经被氧化,唯有当时的相片中,才能读懂它出土的那一瞬间的精彩 。
遗骸的年代距今约3900多年 , 也就是公元前1920年左右 。然而,我们都知道 , 夏朝的建立虽然没有确切的时间记载,但专家们推断应该是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 。另外,大禹在建立夏朝之前,就是他治水的辉煌历史,相传整整耗费了20多年的时间 。
如此看来,现在事实胜于雄辩,喇家遗址中黄河水的碎屑沉积物,直接证明了当时发生大洪水的事实,然后洪水发生的时间 , 又与大禹治水的传说基本吻合,因此便可以证明,大禹治水不是假的 。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什么食物,青海挖出的什么遗址,证明面条真的是起源于我国?

文章插图
3、大河之殇――喇家遗址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齐家文化是这一地区文明发展的关键阶段 。喇家遗址的发掘为这一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喇家遗址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遗址,为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巨大聚落,抑或是一个遥远的城邦古国 。目前专家已清理出规模巨大的环壕,供人们集中活动的小型广场,结构独特的窑洞式建筑等重要遗迹,被称为“东方庞贝” 。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什么食物,青海挖出的什么遗址,证明面条真的是起源于我国?】该遗址主要有三个亮点值得大家去游览 。首先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多组非正常死亡的人类遗骸 , 多以成年女性和幼儿为主尤其是发掘出非自然性、突发灾难事件而死亡的群体人骨遗骸 , 揭示出前所未有的齐家文化时期的灾难遗址 。由于死亡之时突遇无法抗拒的灾难,这些遗骸表现了一刹那间的状态,他们姿态各异,有的曲肢侧卧,有的匍匐于地,有的上肢牵连,有的跪踞在地,其中母亲怀抱幼儿 , 跪在地面,相互偎依,在灾难突然降临时表现的无助以及乞求上苍救助的神态令人动容 。考古学家认为:引起喇家遗址灾难的是一场地震,而摧毁部落的是随后而来的山洪和黄河大洪水 。有意思的是 , 这洪水很可能就是中国大洪水传说的源头,也就有了后来大禹治水的故事 。研究人员通过对喇家遗址中被埋幼年人骨进行碳14年代测定,确定这场大洪水发生在公元前1920年左右 , 也就是夏朝时期 。
其次,是这里保存下来的一碗面条 。当时出土时,红陶碗倒扣于地面上,碗里积满了泥土,在揭开陶碗时 , 发现碗里原来存有遗物,直观看来 , 像是面条状的食物 。但是已经风化,只有像蝉翼一样薄薄的表皮尚存,不过面条的卷曲缠绕的原状还依然保持着一定形态 。面条全部附着在后来渗进陶碗里的泥土之上,泥土使陶碗密封起来,陶碗倒扣 , 因此有条件保存下来 。专家鉴定,这是小米做成的面条,样品中还检测到少量的油脂以及少量动物的骨头碎片,应当是这碗面条的配料,说明这是一碗荤面 。我想这就是最早的牛肉面吧 。喇家遗址面条的出土,将中国面条的年龄增加到了4000岁 。这碗最早的面条,穿越数千年时空却似乎还剔透香酥,不晓得是哪位先人未及享用的“最后的餐” 。
其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石、玉、骨等珍贵文物,及玉璧、玉环、大玉刀、玉斧、玉锛等玉器,特别是反映社会等级和礼仪制度的“黄河磬王”,石磬清纯悦耳,音律完整 。该石磬呈长方形,仿照同时代石刀的形状制成,长96厘米 , 宽61.5厘米 , 厚4.3厘米 , 用深色页岩加工而成,制作精美 , 边缘经过细致修琢 , 上端对钻穿孔,可系挂 。有关典籍显示,磬是最早的一种祭祀礼仪乐器,统治阶级将它加入古礼之中,成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 。该石磬和石权杖头的发现,表明喇家遗址已具有很高的社会组织结构,而高等级玉器、漆器、白陶和陶窑的发现反映了喇家手工业技术的领先地位 。
同时,喇家遗址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发现了结构相当完整的窑洞式建筑遗迹,明确了窑洞式建筑应当是齐家文化的主要建筑形式这一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问题 。而且对于黄土地带窑洞式建筑的发展历史和聚落类型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喇家,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场以大地山河为布景的史前先人群体悲剧,只是其主角与布景相比 , 渺小微弱如天地蜉蝣、仓海一粟 。望着黄土中这对母子相拥的白骨 , 我突然看到 , 生与死、短暂与永恒的转换竟能如此在瞬间完成 。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什么食物,青海挖出的什么遗址,证明面条真的是起源于我国?

文章插图
4、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土于青海的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土于青海的民和喇家遗址中的一座房址 。
“世界上最早的一碗面条”在青海 。2002年11月,考古人员在清理青海民和喇家遗址中的一座房址时,揭开一只覆扣在地面的陶碗,意外发现一碗面条,经测定面条的成分为粟粉 。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面食标本,它的历史足足有4000年 。
考古地点:
喇家遗址面条 , 2002年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 。在小广场上的地面建筑F20室内居住面上 , 发现一件倒扣的齐家文化篮纹红陶碗 , 碗内残留物中保留着清晰可见的团状细条卷曲痕迹的黄色物质,风化很严重,只残留表皮一点薄薄的物质 。
经科学鉴定,证实该残留物是喇家遗址先民用小米粉压制而成的面条食物 。进一步分析表明,碗内还有肉末和调料等多种复杂的成分: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实物考古资料 。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是目前中国唯一的灾难遗址 。2002年发掘中,在20号房址地面出土了一碗面条状遗物 。
据发掘该探方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林海介绍,当时出土时,红陶碗倒扣于地面上 , 碗里积满了泥土,在揭开陶碗时,发现碗里原来存有遗物,直观看来,像是面条状的食物 。
但是已经风化,只有像蝉翼一样薄薄的表皮尚存,不过面条的卷曲缠绕的原状还依然保持着一定形态 。面条全部附着在后来渗进陶碗里的泥土之上,泥土使陶碗密封起来,陶碗倒扣,因此有条件保存下来 。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什么食物,青海挖出的什么遗址,证明面条真的是起源于我国?

文章插图
5、震撼考古界的食物 吃过4000年前的古老面条吗原文在这里
说起考古发现,人们更习惯和遗址、墓葬,乃至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这些生硬的器物联系在一起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王仁湘研究员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采访人员,考古发现,其实也发现了为数众多的食物遗存 。他说:“有的发现非常重要,它们改写了我们已知的食物史 。”
沈阳法库的两斤辽代古酒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地处东北的辽宁自然跻身其中,多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人们都习惯了吃大米,小米虽然已经成为小众食品,但是人们习惯上还是认为,小米是营养价值高的食品 。
大家都知道,黍和粟,统称为小米 。事实上,至少在5000多年前,甚至更早,小米已经成为了辽宁人的主食 。在沈阳新乐遗址,出土了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碳化黍粒;赤峰蜘蛛山也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粟粒 。
1955年,辽阳北郊三道壕西汉农村遗址,出土了碳化的高粱,据说这种名为赤粱的高粱,放在酒中可以让酒变红 。属于汉晋时代的朝阳袁台子柳城遗址出土了碳化谷子及储存谷子的三座圆形粮仓,根据粮仓容积,可以储存谷子约十五万斤 。从规模上看,应该是政府的粮库 。
但最神奇的,是在沈阳法库叶茂台7号辽墓出土的两壶酒 。
曾经亲历7号墓发掘工作的著名考古专家冯永谦告诉采访人员,在7号墓中的一张木桌底下,发现了两件白瓷壶,其中一件中竟然有液体,当时为了确定液体是什么,冯永谦还喝了一口 。
“那个酒颜色是一种特别淡的黄色,很清澈,闻起来没有什么味 。喝起来,也没有什么味 。”冯永谦说 。
“当时没担心这酒有什么问题吗?”采访人员问 。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啊!”冯永谦笑言 。
瓷壶中的液体很快被送去化验,结果出来了,清楚地标明液体中含有微量乙醇 。这个无疑证明,壶中的液体就是酒!冯永谦说:“应该是粮食酒,而且考虑当时辽宁地区的农作物,高粱酒的可能性比较大 。”
冯永谦告诉采访人员,当时壶里的酒差不多有2斤,而今,这2斤辽代高粱酒就存放在辽宁省博物馆内 。他说:“现在还有多少不好说,但肯定有!”
在法库的辽墓中出土千年古酒,此前未曾有过,在考古史上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发现 。
4000年前的一碗荤面
辽宁虽然不乏食物出土,但是因为食物遗存并不容易被保存下来,所以我们能看到的色香味有限 。近年来,西北地区在考古发掘中多有好玩的食物被发现,这与当地干燥的气候条件息息相关 。
2002年,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一碗距今4000年的古老面条 。此前的常识,中国古代的面条本来只有2000岁上下的年龄,它怎么一下子古老了这么多呢?
王仁湘介绍说:“在喇家遗址20号房址内的地面清理时,在一个陶碗里发现一堆遗物 。它的下面是泥土,而碗底部位却保存有很清晰的面条状结构 。这些条状的物件粗细均匀,卷曲缠绕在一起,而且少见断头 。它的直径大约为0.3厘米,保存的总长估计超过50厘米 。它的颜色,还显现着纯正的米黄色,具有一定的韧性 。”
经检测,证实这是一碗由小米面和黍米面做成的面条 。
王仁湘说:“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分析面条样品中,还检测到少量的油脂、类似藜科植物的植硅体以及少量动物的骨头碎片,应当都是这碗面条的配料,说明这还是一碗荤面 。”
王仁湘认为,虽然面条的具体加工工艺还不清楚,但是这个过程中对植物籽实进行脱粒、粉碎、成型、烹调的程序一定都完成了,而且这成品小米面条做得细长均匀 。在中国乃至世界食物史上,这应当算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
从文献记述看,面条在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有汤饼之名,南北朝谓之水引或A,唐宋有冷淘和不托,还有特色面条萱草面 。宋代时面食花样逐渐增多,因为食法的区别,有了一些特别的名称 。《东京梦华录》提到北宋汴京食肆上的面食馆,就有包子、馒头、肉饼、油饼、胡饼店,分茶店经营生软羊面、桐皮面、冷淘、棋子面等二三十种 。
元代时出现了干储的挂面 。明清出现了抻面和削面 。
王仁湘还特别提到了冷面,但此冷面并非我们现在经常吃的朝鲜冷面,确切地说,应该是过水的凉面 。冷面见于清代《帝京岁时纪胜》的记述,说夏至当日京师家家都食冷淘面,就是过水面 。过水凉面的吃法,早在宋代就很流行 。宋代林洪《山家清供》提到“槐叶淘”的凉面,做法本出唐代,杜甫有《槐叶冷淘》诗,诗中道出了凉面的制法,连皇上晚上纳凉,也必定叫上一碗冷面来吃 。宋代招待大学士,有“春秋炊饼,夏冷淘,冬馒头”之说,大学士能吃上冷面,也算是一种特别的待遇 。
5000年前的烙饼
王仁湘告诉采访人员,不少考古学证据都说明,饼食在中国史前已经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史前人享受到的美味,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 。他们的盘中餐不仅有面条,还有烙饼、烤饼之类 。北方一些地区流行一种现做现卖现吃的小吃,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煎饼果子 。
煎饼标准的煎锅称为鏊,面平无沿,三条腿 。有鏊就有煎饼,由饼鏊的产生可以追溯烙饼的起源 。考古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的一座西夏时代的窖藏中发现过饼鏊,这件西夏铁鏊为圆形,鏊面略略鼓起,上刻八出莲花瓣纹饰,有三条扁足,直径44厘米、高约20厘米,这是一具实用的铁饼鏊 。
年代最早的饼鏊是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仰韶时期的居民用陶土烧成了标准的饼鏊 。1980年和1981年,在河南荥阳点军台和青台两处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到一种形状特殊的陶器,陶色为红色或灰色,陶土加砂,上为圆形平面,下附三足或四足,底面遗有烟炱 。发掘者称这种器物为“干食器”,以为是“做烙饼用的”,它真的就是陶饼鏊,是仰韶文化居民烙饼的烙锅 。这种饼鏊在这两处遗址出土较多,说明那里的居民比较喜爱烙饼 。当时烙饼的原料当是小米面 。
从考古发现看,中国用鏊的历史相当悠久,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以前,这也就说明了烙饼的起源,不会晚于距今5000年前,很可能还能上溯得更早,因为陶鏊已是很成熟的烙饼器具 。在此之前可能有更简单的鏊具 。西南地区有的少数民族有用石板烙饼的传统,中原地区最早的饼鏊也许就是用的石板 。其实喇家遗址发现的烤炉,就是一架石板鏊,说不定喇家先民也烙过小米煎饼吃呢 。
2600年前的饺子
饺子是古代中国人的美食,也是一种文化食品 。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提及,饺子在明宫中称为“扁食” 。说正月初一,“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 。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 。”据明人张自烈《正字通》说,水饺在唐代有牢丸之名,或又称为粉角 。
宋代称为角子,《东京梦华录》说汴京市肆有水晶角儿和煎角子 。饺子古有牢丸、角子、扁食、水包子、水煮饽饽等名称,也有称为馄饨的时候 。北齐颜之推有一语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于是烹饪学界以为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因为这样的馄饨,其实就是饺子 。
明代出现专用的饺子名称,《万历野获编》提到北京名食有椿树饺儿,也许是用椿芽做的馅料 。清无名氏《调鼎集》中对饺子与馄饨已有了明确的区分 。
考古发现的古代饺子的证据,在重庆忠县的一座三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一些庖厨俑,有两件陶塑表现古代厨师正在厨案边劳作,见到厨案上摆放了食料,有猪羊鸡鱼,也有一些果蔬等 。仔细看去,厨案上还摆着捏好的花边饺子!这说明在长江三峡地区的三国时期,饺子已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 。这个发现自然就使过去认为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说法失去了意义,而且这是形象标准的偃月形饺子 。
在山东滕州薛国古城距今2600年的一座春秋晚期墓中,在一件随葬的铜器里见到一种呈三角形的面食,长5~6厘米,这应当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饺子,只是它的形状还不算太标准 。
王仁湘总结说,在考古发现的大量古代文化遗物中,食物所占的数量相对要少得多 。食物遗存不容易保存下来,也容易被发掘者忽略 。同时也受发掘技术与检测手段和限制,大量的信息没有采集 。其实发掘中可以散见不少历代的庖厨垃圾 。例如旧石器时代庖厨垃圾中的动物碎骨已经石化,研究者在这样的庖厨垃圾中甚至发现了旧石器居民敲骨吸髓甚至是食人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