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唐朝:众生和烟火气》的读后感大全( 四 )


当我们能够俯下身来,去体察光芒背后的人、事、物,便仿佛解锁了大唐帝国的现场密码,将唐代社会瞬间激活 。于是,一个王朝的样貌在此真实重构,一个庞大的帝国之躯,才称得上是有血有肉 。
书中适时的诗歌穿插、文献例举,以及对于文物器具精细的描写与刻画,让唐朝的真实风貌跃然纸上 。如陆羽的《茶经》,由此将中国茶史带入一个崭新纪元 。如张建封的《竞渡歌》,作者常华将其全文录入,将当时端午龙舟竞渡的细节与气势一并解说与呈现 。也有李白、杜甫这样名诗人的较冷门诗篇,观照入唐代社会的民风民俗 。
加上作者对唐的深入与理解,好似有一双拨开层层迷雾的大手,为我们拂去历史的烟尘,将我们置入唐朝之境,直观感受大唐的喧嚣与繁华,或闲适与惬意 。如一场让人倍感真实的好梦,连在长安东市酒肆中的一声吆喝都仿佛听得清晰,阅读过后,带给人的是无法克制的心潮澎湃 。
《去唐朝》全书分三卷,分别为《帝王和帝国事》、《诗人和人间事》、《众生和烟火气》 。帝王霸气,诗人浪漫,不及芸芸众生令人动容 。作者常华以三部曲的形式,带我们走进大唐帝国,走进唐朝的肇兴、全盛、动荡与衰没,走进在各阶段时代大背景下,唐朝的气象与人生 。
去唐朝,去到唐朝的生活现场,这里没有王昌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千古不衰和豪情壮志,却有生活的别样诗意盎然,是另一番意趣四溢的好光景,谁又能说寻常生活风味,比不上诗中的千思万绪呢?
《去唐朝:众生和烟火气》读后感(四):唐朝诗说,不用戏说,自有人间烟火气
唐朝诗说,不用戏说,自有人间烟火气
一个时代的历史是辉煌还是落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宰这个时代的王朝究竟是强盛还是衰败 。如果我们愿意去考查,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必然是一个无法绕开的时间 。这个在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的世界版图上的大帝国,让中国人至今在很多国度都被人称之为“唐人” 。生活在这个辽阔疆域里的人们,有我们熟悉的帝王将相,也有我们熟悉的文人墨客,我们所见到的时代也许不同,但是我们所熟悉的名字却基本相似 。鲜少有人将历史的视角转向中低阶层乃至贫民百姓,连一个名字都无法留下的人,怎么引起他人注意?
《去唐朝:众生和烟火气》弥补了这个缺陷,唐朝诗多元文明的朝代,在这个时代里,各民族相互交融且相互渗透,我们若是细细去审视,这个时代的民俗礼仪和世风流变是很值得我们去探寻的 。一杯茶也许藏着的是多少年的茶韵和讲究,一次游玩背后也许是王公贵族与平民百姓生活的截然不同,一段歌吹演绎的或许就是寻常人间的悲欢离合了……种种的人间真实生活,既有真实的数据考量,也有科学的考据与探究,《去唐朝:众生和烟火气》试图重构的,是大唐三百年活色生香、轰轰烈烈的社会生活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