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以来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六 )


Bernd Koberling
水彩的流动性,线,点
Joerg Immendorff(之前提到过)
Markus Luepertz
Gerhard Richter(之前提到过)加了几张速写和绘画对比着看,感觉统一,也非常棒 。就是说如果不同的材料呈现出一种相同的内核时,说明画家对这个内核挖掘的非常深,以至于非常稳定 。万变不离其宗的直觉性在创作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对比初学者,会被新鲜形式,或者正在学习的形式带跑了 。
Julian Schnabel
瓷片上画
David Salle(拼贴感与漫画感
"挪用”——“适时地将他物为我所用,是由我们所处的后现代化环境为条件而形成的 。”
Jach Goldstein
Eric Fischl
Per Kirkeby
Rene Daniels(画的有草图感觉,像是灵感出现的时间特别短,以至于像画草图一样抓抓转瞬即逝的东西一般画画,有时可能就留下一些简单的图形...)
nicola de Maria(太像克利了,不传了)
Nino Longobardi
看起来像精神崩溃的感觉,不仅通过形象表现,而且还有不耐烦的绘画笔触和简单勾画形象的这种方式传递 。但是又有理性控制,注意到画面出现不同材料、笔触、形象时的平衡 。
Bruno Ceccobelli(还有些其他的作品,要找出来看)
他使用金色、黑色、白色,和对称的形式,中间穿插十字和圆形,具有神秘与仪式感
Gianni Dessi(要把作品找出来细看)
ernst ludwig Kirchner
Helmut Middendorf
rainer fetting
sigmar pol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