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诗词素描 蒹葭素描( 四 )


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总是文学的中心素材 。
第三,与上述第二项相联系,《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 。
无论是主要产生于社会上层的大、小《雅》,还是主要产生于民间的《国风》,都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密切联系时事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 。
其意义虽主要在于要求维护合理合度的统治,给予人民以较为宽松、可以维持生存的条件,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当然是有价值的 。
关心社会政治与道德,敢于对统治阶层中的腐败现象提出批判,应该说是《诗经》的优秀之处 。
但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看 。
正像我们在前一节中举例分析的那样,这一种批评完全是站在社会公认原则的立场上的,在根本上起着维护现有秩序的稳定的作用,而不能不抑制个人的欲望与自由 。
就以《相鼠》一诗来说,它可能是批评统治者荒淫无度的生活,也可能是批评对“礼仪”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破坏行为 。
不管作者的原意如何,诗对于这两种现象都是适用的 。
要说《诗经》这一特点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要说明:《诗经》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在后世经过曲解而被强化了 。
本来不是直接反映政治与道德问题的诗,包括众多的爱情诗,在汉代的《毛诗序》中,也一律被解释为对政治、道德或“美”(赞颂)或“刺”(批评)的作品 。
因而,一部《诗经》,变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书 。
后代诗人继承《诗经》关注社会政治与道德的特色,同样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 。
一方面,提倡这一特色,可以纠正文学过分趋向游戏和唯美倾向,发扬文学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不适当地过分强调这一点,也必然妨害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抑制情感的自由表达 。
第四,《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 。
看起来,像《巷伯》批评“谗人”,《相鼠》批评无礼仪者,态度是很激烈的 。
但这种例子不仅很少,而且并不能说是纯粹的“个人感情”,因为作者是在维护社会原则,背倚集体力量对少数“坏人”提出斥责 。
像《雨无正》、《十月之交》、《正月》等,因所批评的对象是多数人,则已显得畏惧不安 。
至于表现个人的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 。
由此带来必然的结果是:《诗经》的抒情较常见的是忧伤的感情 。
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国后代的诗歌,也是以抒情——抒忧伤之情较为普遍 。
克制的感情,尤其忧伤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 。
它不像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喷涌而出,一泄无余,而是委婉曲折,波澜起伏 。
由此,形成了《诗经》在抒情表现方面显得细致、隽永的特点 。
这一特点,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诗歌 。
另外需要说到,尽管《诗经》的抒情一般比较平和,却依然是真挚而动人的,而且也并非没有明朗欢快、天趣盎然之作 。
后代儒家把《诗经》中的所有作品都说成是因政治和道德目的而作的,并不能抹杀那些抒情之作——尤其是爱情诗对人们的感染力 。
因此,在封建专制时代,当文学道德化倾向、说教倾向变得过度严重时,诗人们也会打出《诗经》的权威旗号,要求给感情以应有的、至少是适度的承认 。
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明月篇序》就是一例 。
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深闺小姐杜丽娘诵读《关雎》而产生对于爱情的渴望,又是一例 。
以上主要从内...
求抒发怀才不遇情感的诗句1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2王勃《别薛华》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赚俱是梦中人——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融情入景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王国维L*3宋之问《送别杜审言》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杜被贬情真意切朴实自然“嗟”同知已离别而惆怅为故人被贬而伤感受因宦海无常而慨叹江边垂柳依依惜别储蓄写出人虽不至心意已到后四句接连用典慨叹友人怀才不遇音韵和谐对仗匀称朴素自然不尚雕琢4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活用典故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春夜别友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开头别宴将尽分手在即直接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真挚二联写离情的缠绵三联时间已晚离别到来“何”后会难期隐隐的哀愁没有长吁短叹在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不温不火意态从容气象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5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标志七绝进入盛唐“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忌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作者谪居岳州梁知微经此入朝送客征帆远去凄宛而不抒情反写简淡的秋景孤——由峰而转向人神话传说使君山缥缈浮——迷离扑朔之感三句写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通体散行风致天然惟在兴致7孟浩然《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8李颀《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兑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把霜拟人化写出深秋时节的萧瑟气象寒不可见树色可见催生动有感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9. 北 京 欧 卡语 言 . 培 训 中 心.热. 线: (.5. 8 .6 .0 .. 8. 3. 9 3...) (.5. 8. 6 .0.. 8 3 .9 ..4 ) .( 5 8 6. 0 .. 8 .3 . 9 5 )... . ....(..5 ..8 . 6 . 0.. .. 8. 3. 9. 6. )北 .京. 市 昌. 平 区..东.小 口...镇 . 立 汤. .路 .1 ..8 8 号 . .北 方 .明.. 珠 大 厦. 一 号 .楼 九 .层. 901 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含蓄蕴藉余味无穷《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把道别作暗超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1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