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手抄报内容 走进诗词手抄报内容

诗词手抄报内容 走进诗词手抄报内容

关于诗的手抄报资料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极其体裁的分类,首先介绍一下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 。
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 。
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 。
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 。
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 。
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 。
《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 。
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 。
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 。
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 。
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 。
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
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 。
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 。
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
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 。
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
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 。
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 。
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
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 。
那么它跟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 。
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 。
如张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苦 。
(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 。
”其中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 。
上面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1.长歌行 (汉)汉乐府 (129278) 2.咏鹅 (唐)骆宾王 (76499) 3.望天门山 (唐)李白 (52870) 4.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32918) 5.敕勒歌 (南北朝)北朝民歌 (36449) 6.七步诗 (魏晋)曹植 (47497) 7.绝句(1) (唐)杜甫 (49406) 8.从军行 (唐)王昌龄 (30568) 9.咏柳 (唐)贺知章 (44649) 10.江南 (汉)汉乐府 (45066) 11.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32885) 1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41908) 13.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22958) 14.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27722) 15.绝句(2) (唐)杜甫 (36092) 1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21463) 17.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31092) 18.静夜思 (唐)李白 (42333) 19.春夜喜雨 (唐)杜甫 (39615) 20.春晓 (唐)孟浩然 (49407) 2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26723) 22.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20191) 23.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14612) 24.塞下曲(1) (唐)卢纶 (18428) 25.鹿柴 (唐)王维 (20022) 26.游子吟 (唐)孟郊 (30436) 2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13677) 28.渔歌子 (唐)张志和 (19265) 2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21921) 30.凉州词·出塞 (唐)王之涣 (18225) 31.竹里馆 (唐)王维 (15371) 32.元日 (宋)王安石 (19989) 33.赠汪伦 (唐)李白 (23050) 34.悯农(1) (唐)李绅 (21198) 35.枫桥夜泊 (唐)张继 (20728) 3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16830) 37.清明 (唐)杜牧 (22686) 38.出塞 (唐)王昌龄 (18759) 39.送元二使之安西 (唐)王维 (15440) 4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17147) 41.古朗月行 (唐)李白 (19431) 4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12353) 43.竹枝词 (唐)刘禹锡 (14806) 44.乌衣巷 (唐)刘禹锡 (14816) 45.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10888) 46.忆江南 (唐)白居易 (23873) 47.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13926) 48.江雪 (唐)柳宗元 (19970) 49.望洞庭 (唐)刘禹锡 (13451) 50.江南春 (唐)杜牧 (21022) 51.四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