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令字的诗词 含有酒字的诗词( 二 )


“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 。
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 。
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
全诗表现了将军射猎时的豪迈气概如梦令 李清照 【年代】:宋 【作者小传】: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县人 。
父李格非,北宋知名文士、散文家 。
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 。
她是中国古代杰出女词人 。
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不传 。
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辑李清照集》等 。
【内容】: 常记溪亭日暮①,沈醉不知归路②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 。
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 。
【注释】: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
②沈:同“沉” 。
③争:同“怎” 。
【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 。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
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
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
带有“格”,“令”这两个字的古诗1.蒹葭唐代:杜甫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
2.元日唐代:成彦雄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
3.小寒食舟中作唐代: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
4.大德歌·夏元代:关汉卿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
5.宴散唐代:白居易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
...
含有子字的诗词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
——唐·李世民《芳兰》译文:是借兰花的品质比君于之美德 。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
——唐·李贤《杂歌谣辞·黄台瓜辞》译文: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 。
诗人者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 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挂在藤蔓上的一派丰收景象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译文 :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
——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译文:月儿落下杜鹃也不再啼叫,只见庭院里开满了山杏花 。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
——宋·王令《送春》译文:杜鹃鸟在夜晚悲苦的鸣叫,不信唤不回已经过去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