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籽有关的诗词 辣木籽的功效与作用

与籽有关的诗词 辣木籽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花椒的诗词,歌赋,谚语,俗语等等俗语: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
花椒年代:【唐】 作者:【刘子翚】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 。
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 。
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
三峡花椒”的传说远在洪水泛滥年代,大禹率领着千军万马疏通了长江三峡,惨遭洪水浩劫的黎民百姓纷纷回归了故土,开荒播种,重过田园生活 。
在治水大军中,有一位跟随大禹的老郎中,带着一个小孙女,这姑娘长得花颜月貌,聪明过人,取名花椒,她整天跟着爷爷四处奔波,为治水民工和当地百姓治病 。
大禹疏通了三峡,正要转移到别的地方,这里却闹流行眼病 。
一个和花椒要好的姑娘,因眼病疼痛而骨瘦如柴,她在花椒爷俩的治疗下,终于眼病好了,这姑娘百般感激 。
但生眼病和各种疾病的人陆续不断,花椒见此情景,不忍心随爷爷转移而离开这里,便向爷爷提出留在三峡 。
爷爷念她十三四岁,人小体弱,放心不下,坚持要她跟随远征 。
花椒决心已定,就去找大禹叔叔给爷爷说情,大禹见这天真无邪的小姑娘有一颗为民之心,十分喜欢,但要当场考考她的医术,就提出几种疑难病症要她处方,她都能对答如流按症施药 。
接着让她独个一人医治了一个人的眼病,她真正做到了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很快把患者的病给治好了 。
爷爷见了点头称是,大禹满意地说服了花椒的爷爷,将她留在三峡了 。
花椒送走了爷爷和治水大军,她跟以往同爷爷出诊一样,身背小药箱,走东家,串西家,哪家有病哪家治,天长日久,治好了很多病人 。
当地百姓个个喜欢她,称花椒为“神医姑娘” 。
后来,由于这一带森林密集,土地潮湿,湿热性眼病广泛流行,严重地区,人们挨家挨户病倒呻吟不止,有的还害瞎了眼 。
见此情形,花椒心急如焚,一人又忙不过来,于是就发动大家寻找一种开白花、结小子、味麻性烈的药物来治疗,疗效十分显著,治一个好一个,从此,它就成了主治眼病的特效良药 。
人们为了采摘方便,便将此种树苗移栽到自己的房前屋后,为了预防眼病,每日三餐的菜肴中,也加些清香味麻的小红籽儿,日长天久,这小红籽儿就成了调料,它和辣椒一起,成了菜的特有风味——麻辣味 。
从那时起,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
后人们为了纪念花椒姑娘,便把这无名的小红籽儿称为“花椒” 。
据《武阶备志》记载:红女祠初建于唐代 。
相传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女,如花似玉,勤劳善良,名叫红女,是王母娘娘的小女下凡,她心灵手巧,剪鸟能飞入云端,画花会引来蜂蝶 。
但不幸的是丈夫年幼无知,婆婆、小姑子又常常虐待她 。
日子长了,红女想娘,就央求小姑子:“你上楼去问问婆母,我想看回亲娘,让去不让去?”小姑子捎话:“娘叫你种完三石六斗椒籽再去 。
”红女就天天早出晚归去种 。
谁知种完后,婆婆却改口说:“叫种南山,谁叫你种北山?”逼红女一颗颗捡出来改种到南山 。
红女就每天跪在地里,边捡边哭诉,感动了观音菩萨,立时:遮天盖地的寒雁、喜鹊、鸽子,都来帮她捡,改种到南山 。
婆婆又说:“等菜籽花儿遍地开了,满山黄了,花椒红了,纺断铁锭再去 。
”红女就白天劳动,晚上纺线,不住地哭着 。
忽然看见穿红肚兜的善财童子端坐梁脊,口中念念有词,一眨眼锭儿就断了 。
婆母觉得奇怪,自言自语道:“莫非谁在暗中帮她,一哭就帮,一哭就了事?”便不怀好意地说:“你爱哭就哭满三缸眼泪 。
”红女一听,越想越伤心,不由泪如连珠,哭着哭着,哭困入梦时,天空出现了脚登祥云的龙女,她飘然而来,给她拭泪,把泪水用手指对着三口缸轻轻一弹,缸就满了 。
红女梦醒一看,缸真的满了 。
婆母翻着白眼,瞪了大半天说:“去!” 。
谁知语音未落,小姑子又拿来一根铁扁担,让她担断了再走 。
红女无奈,跳崖自尽 。
坠崖时忽然天昏地暗、雷雨大作,红女随风飘落于五凤山麓石岩洞中(现水濂洞正殿),坐化成神,青黄龙伴护 。
王母知女转世,特使云霄、琼霄、碧霄迎接红女复归碧落,红女说:“我久居俗世,人间多灾多难,不忍永落苦海,求住人间拯救万民 。
”王母恩准,三霄助红女福佑四方,后人立祠祀女,塑造出慈祥英俊的菩萨永坐水濂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