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古诗词字帖 行楷字帖模板( 二 )


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 。
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
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
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 。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 。
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 。
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 。
唐代的书法理论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基础上更加精密、完善 。
如: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的《书断》、《书仪》及张彦远的《法书要录》都被后人奉为准则,对后世书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五代、宋、辽、金、元的书法是对晋、唐时期书法的追述与继承,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呈现出复杂局面 。
书法家转向以书法抒发个人的情感意趣的轨道 。
出现了北宋的“宋四家”,元代的赵孟頫等名家 。
书法理论也获得了发展,出现了如:《墨池篇》、《书史》、《宣和书谱》、《翰墨志》、《广川书跋》、《法书考》、《翰林要决》等理论著作 。
给当时及后世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参考的文样和理论的指导 。
明代书法艺术基本上是继宋、元帖学书法而后加以发展 。
而今人论及清代书法时,每以“帖学”、“碑学”划分为前后两期,大致以嘉庆道光之际为分期点 。
也就是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为帖学时期,之后为碑学时期 。
这种划分是否合理当另当别论 。
不过,宋元之后,以二王书学为中心的所谓碑帖学时代,至今已转入最低潮,而学习汉魏以前的篆隶书法的作者,则逐渐增长,当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
这时也是名家辈出、各领风骚 。
而这时的书法理论比前代更有成就,《书筏》、《艺舟双楫》、《书概》、《广艺舟双楫》等理论著作相继产生 。
明清的书法作品如同绘画一样传世、遗留的较多 。
当前见诸于市面上出现的也较多 。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至迟从魏晋以来,一直被历代宫廷和民间作为艺术品珍藏起来,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但在流传中竟出现了作品的真赝问题,困惑着收藏家、鉴赏家 。
而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赝品的官案 。
明清时,由于部分沿海城市的工商业先后发展起来,书画的需求便日渐增多,明间制造赝品便应运而声 。
什么“苏州片”、“河南造”、“湖南造”、“后门造”,铺天盖地,无孔不入 。
这也是困扰收藏家、鉴赏家难题所在 。
明清的作品虽然流传很多,但里面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者也大有其作 。
因此,对于当下艺术市场中的收藏家、收藏界来说,购买、收藏这部分作品时应保持谨慎的态度 。
年 代书 法 概 况主 要 书 家 著 名 书 作 及 风 格 特 点书学著述先秦远 古前221文字书体的创始期 。
仰韶文化期山东大汶口的陶文和西安村的符号为汉字书法最早的遗迹 。
由此至秦统一文字,汉字经历了不断创造的初级阶段,成熟的钟鼎大篆阶段,形体异同的春秋战国阶段,最终统一为小篆 。
1、甲骨文笔法上细直坚挺,方折兼有圆曲;结体上疏密均匀,对称...
要汉字的书写艺术的资料!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一、笔 1.说笔 毛笔,据说是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创制的,当然,这只是传说罢了 。
实际上,在湖南 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为竹杆、兔毫,并有笔套 。
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 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其中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笔也是竹管兽毛 所制,并有一个中间开口的笔套 。
这是西汉文帝时的产物 。
有人说,西周时期即已用笔 。
毛笔的笔杆一般用竹管制,讲究些的用斑竹管制,也有用犀牛角、象牙或金银制的,那就 是工艺美术品了 。
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软)健(硬)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 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 。
笔头制作是中间一簇 长毫称为锋,即笔尖;四周包着稍短的毫称为副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