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诗词 陈寅恪 诗词成就( 三 )


辗转相思好伤神,叫人对王表同情;就叫方士去努力,专意殷勤去找寻 。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去寻求,天堂地府找个遍 。
找遍了整个碧空,找遍了整个黄泉;天茫茫来地苍苍,找遍天地没看见 。
忽然听说东海上,有座仙山蓬莱山;仙山耸立在云端,云来雾去缥渺间 。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多无数,个个绰约又多姿 。
万千娇美仙女中,有个芳名叫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人 。
方士在金阙西厢,叩开白玉的大门;他托咐侍女小玉,叫双成通报一声 。
猛然听到通报说:唐朝天子来使者;九华帐里太真仙,酣梦之中受震惊 。
推开睡枕揽外衣,匆忙起床乱徘徊;珍珠廉子金银屏,一路层层都敞开 。
乌去发髯半偏着,看来刚刚才睡醒;花冠不整都不顾,匆匆跑到堂下来 。
轻风吹拂扬衣袖,步履轻轻飘飘举;好象当年在宫中,跳起霓裳羽衣舞 。
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纵横四处洒;活象春天新雨后,一枝带雨的梨花 。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
昭阳殿里恩爱情,年深月久已断绝;蓬莱宫中度时日,仙境幽幽万古长 。
回头俯身向下看,滚滚黄尘罩人间;只见尘雾一层层,京都长安看不见 。
只有寄去定情物,表表我深情一往;钿盒金钗寄你去,或许能慰藉君王;金钗儿我留一半,钿合儿我留一扇;擘金钗来分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 。
但愿我们两颗心,有如钗钿一样坚;不管天上或人间,终有一日会相见;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 。
寄语之中有誓词,唯有他俩心里知 。
当年七月七日夜,我俩相会长生殿;夜半无人两私语,双双对天立誓言:在天上,我们愿作比翼齐飞鹣鹣鸟;在地上,我们甘为永不分离连理枝 。
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
注释1.汉皇:原指汉武帝 。
此处借指唐玄宗李隆基 。
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 。
重色:爱好女色 。
倾国:绝色女子 。
汉代李延年对汉武帝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
帮忙想句形容水墨画的诗句~ ????唐代的“诗佛”王维尤以其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的山水诗而传诵千古,王维的山水诗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感的最高艺术,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也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 。
王维的饱有禅味的山水诗,被历代理论家们推崇备至 。
陆时雍在其《诗镜总论》中写“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王维对中国的山水诗发展确有较大影响,而他的山水诗的成就,是和他的把禅学理念演化为自己诗歌创作指导思想,把禅人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有关的,而也正是他诗中的禅理禅趣,构成了其空灵流动的诗歌意境 。
本文试就禅与诗的结合,南宗禅的禅学理论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以及互动作用,对后世诗歌、理论发展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
一、宗教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中国佛学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 。
当时,不近天台、三论、唯识诸宗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南禅也确立了相当成熟的核心思想 。
王维与禅的关系当然是最为密切: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之称誉的诗人 。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昧,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 。
当然,王维的禅学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也还是有多方面的促成因素的 。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南禅的发展,达摩把禅传入中国后经六祖慧能,使这种“不立文字”,重于内省的宗教体验与文人市井更加接近了 。
南禅的三境界:其一“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其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其三“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些感悟对后对世界的关照,使生活中现世的世界象镜象一样,如相中之色,水中之花,发生了改变,其本身获得了从世俗事物之中解脱后的自由感:禅,更关注人的心境,这时便在审美的层次上和文学发生了关联,它体现在王维的隐逸精神方面 。
王维也是一个向内心深度开掘的文人 。
他身上的隐逸文化有着精粹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