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诗词 陈寅恪 诗词成就( 四 )


如:禅宗的“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对王维的隐逸人格有着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它是以积极主动的出世与消极被动的抗世相结合的姿态来对待现实的社会生活;第二,它是一种情绪化的、悲剧性的、“超常”的人格精神;第三,它追求一种精神自由,重视生命意义,甘于孤独沉寂的人格精神 。
这里可以列举王维在19岁时所创作的《桃源行》,在这首诗中,王维超越了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着意塑造了另一个“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清溪不见人”,“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鱼樵乘水入”的境界 。
这已经是一种文人雅士对于内心禅意境界的向往,有着精巧典雅的格调,也有着幽深高远的文化气了 。
逸本来就是从隐逸风尚中超拔提升出来的,它超然、悠然、隐遁、空灵的旨趣最自然不过地表现了隐逸的人格精神中的另一种气度 。
隐逸文化与禅宗结合,使王维的诗由城市的喧嚣走向山野的宁静及孤寂的文化,更注重将自然美、人的美和精神美提升到人格精神的层面,从艺术的角度,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
由于与禅学理念的互渗与交融,王维的对于淡泊生活的追求更呈现出一种深奥的冥想,更是一种悠然的心境,已不再不同于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而是要达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的审美体验之中去 。
在这一层次讲,王维把禅学的理念应用于他的山水诗,使山水诗的思想意蕴、更加幽冥了 。
其次,宗教体验其所以能在王维这里高度融合,除了宗教体验本身就具有审美体验的内涵这一因素外,还与王维本人对解脱方式有关 。
他在《山中示弟》中说:“山林吾丧我”,在《饭覆金山僧》诗中更明确地说:“一悟寂为乐,此身闲有余 。
”王维的母亲信佛,王维本人也许与许多僧人有往来,他的字摩诘,出自佛教经典《维摩诘经》,根据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考证,“维摩诘”是除恶降魔的意思,和他那些散发着淡淡禅意的山水诗相映成趣 。
王维有意将自己一生的悔恼痛苦消除泯灭于佛教这个精神王国和幽寂净静的山林自然境界之中 。
换言之,空门山林、寂静之乐就是他解脱烦恼痛苦的最好方式,这样,它就必然要通过宗教体验和审美体验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
禅悟这种中国特有的宗教体验的目的即是为了明心见性,而中国文人徜徉于大自然中优游山水之审美体验也往往是为了得到一种“与天和谐,谓之天乐”(《庄子,天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和洽之境界 。
另外,王维一生的仕途都不很得意,十五岁即离家赴都,在长安“游历诸贵之间”,以自己的才能知名于上流社会,然在官场又屡遭排挤,内心极为痛苦“心中常欲绝,发乱不能整 。
”(《林园即事寄舍弟沈》),在理想破灭的严酷现实面前,诗人即不愿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出路何在?他要在宗教体验中寻求一种解脱,自然会有这样的句子出现“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 。
王维的审美体验就与他的禅学理念很完美地结合在...
有喜欢棋凉书语、古典文学、诗词赋画的朋友进 我很喜欢《饮水词》中的几首词: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
一钩新月几疏星 。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
小阑干外寂无声 。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
鬓云松令枕函香,花径漏 。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
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
掩银屏,垂翠袖 。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
满眼春风百事非。
也喜欢其他人的一些别具风韵的词句,如苏轼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
白甲苍髯烟雨里 。
疏影微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