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词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诗词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

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该怎么写 要看你写研究的什么材料了 。
课题研究的中会涉及到很多需要写的材料 。
比如立项报告、实施报告、阶段成果报告、小的研究反思等 。
做为普通老师,一般会写小课题研究反思报告 。
这种报告首先标明你研究的课题名称、牵头人、立项单位、参研人员、研究内容、研究收获 。
最主要是详写研究收获 。
小学语文老师可以进行哪些小课题研究 新建一小 李小明 教师要教得好,让学生学得好,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
古诗教学要设计得精彩握要,首先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 。
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 。
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 。
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分七步进行: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 。
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
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背景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 。
如:我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 。
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
就像本人执教的《泊船瓜洲》,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二组元的学习,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宋朝诗人王安石,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
二、背景介绍,知晓诗人 。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 。
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 。
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
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 。
像我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
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 。
我教学《长相思》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纳兰性德你知道多少呢?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为下一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
三、自主学习,弄懂诗意 。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 。
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
首先要大胆地放 。
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 。
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
引导学生利用书上的图画,注释或其他工具书等帮助理解诗词的意思 。
理解诗词的意思还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抓诗眼 :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
(2)抓词语 :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 。